近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才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东营市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团队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与学生组成,深入当地产业园区和企业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为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新路径贡献青春智慧。
校企联动,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调研首站,实践团来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园总经理赵小伟详细介绍了园区在人才引进、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表示将以此次调研契机,加强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带队教师赵大伟表示,此次调研既是高校课堂教学向企业实践的延伸,更是人力资源对接区域经济需求的具体行动。希望通过专业视角为人力资源服务业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与实践方案。
深入一线,感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实践期间,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宏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4家东营代表性制造业企业,成员们走进生产车间,与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人才招聘、技能培训、员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面临的挑战与痛点。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人力资源服务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企业不仅需要‘招得来’人,更需要‘留得住’‘用得好’人,这对人力资源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团队成员鲍童在调研中深有感触,这也让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座谈研讨,青春献策促发展。在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践团与安康泰和、上海外服、宏运人力等4家人力资源服务及相关企业开展座谈交流。团队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精准对接制造业需求”展开汇报,企业代表则结合自身实际,阐述了如何提高自身专业化程度以更好地匹配企业需求。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所学积极发言,针对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受到企业负责人的认可。团队成员宋思贤感慨道:“这次调研让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未来将努力提升专业能力,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调研不仅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深化校地协同、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搭建起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成长成才的优质平台。下一步,实践团将系统梳理调研素材,凝练形成专业研究报告,并联合合作企业推动成果落地转化,为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注入青春动能。学院也将持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机制,拓宽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以实干姿态投身地方经济发展,用青春智慧书写新时代的服务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