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艺雯、李宪琳、梁彩玲)近日,致远之队专程探访竹编手艺人黄雪梅,通过实地走访、技艺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竹编技艺的当代发展状况。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黄雪梅进行交流
在黄雪梅家中,各类竹编作品有序陈列,涵盖果篮、婚庆箩筐、装饰挂件
等实用与装饰品类。作为万洞村及周边地区知名竹编手艺人,黄雪梅向队员介绍了竹编技艺的核心要点,强调 “顺应竹篾韧性” 的制作理念。
图为实践队队员所拍摄的黄雪梅的竹编作品
图为实践队队员所拍摄的黄雪梅的竹编作品
队员们还在黄雪梅的指导下开展了竹编实践学习。他们从最基础的经纬交织手法学起,在黄雪梅手把手的示范中,逐步掌握竹篾穿插的力度与节奏。过程中,黄雪梅结合操作细节讲解编织技巧,如如何保持编面平整、如何通过手法调整图案疏密,让队员们在实践中直观感受技艺的严谨性。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黄雪梅学习竹编技艺
交流中,黄雪梅回顾了自身学艺经历 —— 自幼在长辈传授下掌握技艺,该手艺已成为其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她坦言传统竹编面临现实挑战:工业化产品替代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且竹编制作耗时费力(如编织一把竹扇需半天,复杂鱼篓则需十余天),在快节奏社会中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图为实践队队员所拍摄的黄雪梅编制的鱼篓
尽管面临困境,黄雪梅的作品仍凭借工艺品质保持稳定客源,婚嫁箩筐、定制鱼篓等产品因文化属性和实用价值持续获得订单。为适应时代需求,她积极探索创新:采用天然植物染色技术丰富竹篾色彩,结合传统编织技法创作花卉、鸟雀等装饰元素,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拓展了竹编的艺术与市场价值。
访谈期间,黄雪梅详细讲解了选竹、破篾、刮青、编织等工序要点,同时勉励青年一代重视传统文化传承。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黄雪梅进行访谈
队员们表示,此次亲手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竹编技艺 “慢工出细活” 的精髓,不仅直观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精湛,更对 “工匠精神” 有了具象认知。而通过探访与学习,团队系统掌握了竹编技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挑战,后续将结合调研与实践所得,通过成果宣传强化传统技艺保护的社会认知,助力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艺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