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服务乡村——晴川学子投身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1 11: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兴宇   阅读 78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许兴宇、乔思琪) 2025年7月,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实践团走进安阳镇,以“产业调研+教育帮扶+电商赋能+民生服务”为路径,开展系列研学实践活动。该校青年学子期待用专业所学为安阳镇的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谱写地校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安阳镇地区的合照


一、谱写地校协同新篇章

深探田间地头

实践团首站深入安阳镇特色产业一线,解锁“土里生金”的发展密钥。在居峪村1700亩西瓜甜玉米种植基地,连片绿浪间藏着圆润饱满的西瓜与挺拔的甜玉米,村书记习玉林向成员们描绘产业升级蓝图,计划发展真空甜玉米、西瓜酱等初加工产品,再借电商东风把好货卖向全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习玉林书记的合照 解码产业振兴

从金花葵种植区的晨间采收,到加工车间里晾晒、烘干的工业化流程,实践团系统掌握了这一药食同源作物的市场潜力;在陈营村稻田,冷水灌溉、微藻科技与无人机技术的创新应用让人眼前一亮,团队正助力打造 “冷水香米”品牌IP,通过线上展示生态种植过程拓宽销路;而在道和道酒业有限公司,成员们循着百年黄酒的醇香,探寻古法酿造技艺,计划以“非遗传承+电商宣传”让老味道飘向更远的地方。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金花葵种植基地调研

二、情系乡村孩童,激活电商活力

搭建红色育人桥梁

实践团在冷水庙村开启的爱心托管课堂,成为知识传递与红色传承的重要阵地。建党节之际,成员黄青勇以英雄模范故事搭配短视频,讲授红色革命教育第一课,点燃孩子们对国家发展史的兴趣,系好 “一心向党”的第一粒扣子。 

“语润童心”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们以橘子洲头为引,带孩子们走进《沁园春·长沙》的诗意世界;“字母奇缘”课上,用轻快的《ABCSong》与手势操,让乡村孩童感受英语的灵动。阳光大课间,实践团带领孩子们一对一纠正眼保健操姿势,在“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中释放活力,让课堂充满成长的欢声笑语。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小朋友们上课的画面

数字赋能产销

实践团聚焦产销链路,以数字技术为农产品插上“飞”向全国的翅膀。在果园,成员们观摩农户直播实操,协助优化话术与流程,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针对盆景产业,他们拍摄修剪技艺与书法创作,编写“推拉摇移”视频剪辑指南,手把手教农户运营抖音、快手平台,培育乡村“新农人”;团队还联合安阳湖农科园开展黄桃酒、黑麦面条等产品的直播溯源,详解非遗酿造工艺与营养功效,提升消费者信任度。目前,系列果园风貌与农产品特色短视频已上线推广,有效提升了安阳镇特色产业的知名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考察安阳镇的黄酒产业

三、共绘和谐乡土画卷

傍晚的安阳镇安阳口社区,实践团的助老服务温暖人心。成员们用短视频向老人展示镇域变迁:新修的种植基地、扩建的农贸市场、崛起的电商产业园……“原来家乡变化这么大!”老人们的感慨里满是自豪。智能手机教学环节,学子们从注册账号到支付下单全程指导,耐心解答“查物流”“退换货”等疑问。手把手的示范中,电商助力乡村发展的种子,悄然种进每位乡老的心里。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安阳镇安阳口社区开展助老服务

武汉晴川学院实践团正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数字技术的不断赋能和青年群体的持续努力,乡村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他们,也将继续在田间地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兴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