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梁凯昕 宋思作 何伟明)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7月11日至16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星火出行 红色传承”实践团走进广东博罗,开展了以红色文化育人,赋能“大思政课”的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追忆历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用活“红色资源”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80年前,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同胞牺牲的巨大代价,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段光辉历史中,在华南这片热土上,有一支英雄的队伍——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实践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共同追忆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站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展厅里,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幕幕复原的战斗场景,无声地诉说着80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实践团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但面临新的挑战时,东江纵队的英雄精神依然激励着青年大学生们奋勇前行。以“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聆听红色故事,感悟信仰力量
他们曾以血肉之躯筑起家园最坚实的防线,或在战火硝烟中披荆斩棘,或在峥嵘岁月中身经百战。他们是面对强敌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参与者、书写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老兵。历史不会忘记英雄,历史不该忘记英雄,老兵是人民的英雄,老兵精神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实践团轻轻叩开了两扇沉淀着时光的大门,深怀敬仰来到两户退役老兵家中拜访,聆听穿越时空的使命传承。
走进第一户吉景双、吉伟忠老兵家,从两份入伍通知书里,队员们了解到了父亲吉景双,1951年入伍,后就被派到东北,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在抗美援朝中,39军攻守兼备,攻如猛虎下山,守如泰山,并创造出志愿军多项纪录,战功累累!受到父亲的影响,儿子吉伟忠,1983年也光荣入伍了。入伍后,他接过那枚带着体温的勋章,作为步兵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肩上担着家国责任,心中铭记父亲的谆谆教诲。
吉伟忠翻开《发卡山岁月》的记录册时说道,两代人,两场战争,一样的冲锋姿态。从“抗美援朝精神”到“老山精神”,不变的是对和平的珍视与捍卫。从战火纷飞到盛世繁华,变的是岁月静好的模样,不变的是刻在中国军人骨子里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
实践队与吉景双、吉伟忠惜别后,来到了李兴伦家里。李兴伦一边指着一张四十二军一二六师工机连战友的合照,一边和我们讲述着他的经历。1979年,年仅18岁的他,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工兵,主要负责埋地雷和排地雷。随后,他被派往了中越边境巡逻驻守,每一步都是生死考验。而在当时,边境的环境非常恶劣,士兵们和老鼠、毒蛇抢地盘,在高温炎热的天气下也只能一周一次下山洗澡换衣服,所以身上经常有各种皮肤病。但是,为了国家西南边疆的稳定,士兵们都坚持下来了。
李老前辈结合自己从军的初心和经历,向在场的青年干部、学生们讲述在战争中保家卫国、艰苦奋斗的革命故事,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勉励实践团的同学们要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播撒红色种子,革命精神代代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走进博罗张金安小学,实践团以“红色基因解码人”的身份,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结合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感受,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课堂。
队员们给小学生讲授抗日战争的历史,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播放历史影像、组织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这堂饱含深情的“红色故事课”播撒了信仰火种,筑牢了乡村孩子们的思想根基。实践团成员以青春热忱,用实际行动点亮乡村孩子的理想之灯,切实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
红色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基。通过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拜访退役老兵、传承红色基因,“星火出行 红色传承”实践团不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实践团的学子们将让革命薪火永不熄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通讯员 梁凯昕 宋思作 何伟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奕恋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