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朝喷、俞晶晶、王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内核,让青春力量扎根基层土壤、用知识服务社会公益。2025年暑期,昆明城市学院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咨询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组建“心理健康青春行实践队一队”,奔赴嵩明县里外里商业中心,开展“团团相伴”暑期三下乡服务活动,为社区儿童的成长助力添彩。2025年7月7日上午,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开启社会实践之旅,以专业的素养投入到各项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儿童成长的关怀。
介绍活动,明确方向
在社区开展的“团团相伴”活动现场,辛玮老师结合生动案例,向家长和社区儿童详细拆解服务内容,从情绪认知小课堂到心理调适实践环节,一步步阐释活动如何助力孩子心理成长。刘佳老师介绍到“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这不仅让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也让孩子们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心理测评,精准护航
活动之初心理中心老师精心准备了心理测评环节,在向家长和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简要介绍了测评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后,实践团队成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带领小朋友们开展心理测评。实践队严格遵循专业的测评流程,运用符合国家心理健康测评标准的测评工具,对社区儿童展开评估,为后续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的精细设计提供依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于积极响应和践行国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政策。
作业辅导,落实“双减”
作业辅导是本次社会实践的内容之一,实践队员们在辅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们自主思考,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坚决摒弃“题海战术”。这与教育部“双减”政策的要求高度契合,减轻孩子们的学业负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遇到难题时,队员们会耐心启发,用生动的例子帮助孩子们理解,让学习不再枯燥。
团辅破冰,促进融合
2025年7月7日下午,刘佳老师和辛玮老师带领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了“松鼠与大树”、“纸飞机放飞梦想”、手工粘土等活动,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消除陌生感、快速建立友谊,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这正是响应国家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号召,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互动中收获。
第一天的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昆明城市学院心理健康青春行实践队一队的服务才刚刚起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用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为社区儿童带来更多有益的活动和关怀,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杨朝喷、俞晶晶、王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朝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