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齐长城古韵,筑文化传承新基——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青岛齐长城遗址考察记

发布时间:2025-07-21 14: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心妍   阅读 6.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20日,为系统挖掘齐长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相关保护、研究与传承工作筑牢实践根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灯塔铸魂·引航守志海疆国门红色文化实践队”将目光聚焦于青岛的齐长城遗址,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实地考察活动。队员们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忱,踏上这片承载着千年沧桑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探寻历史脉络、感悟文化魅力的精彩之旅。

踏足古迹:触摸历史厚重肌理

清晨,阳光洒在青岛齐长城遗址的土地上,实践队队员们精神抖擞地抵达了考察的第一站。站在遗址前,那蜿蜒曲折、若隐若现的城墙轮廓,仿佛是历史老人留下的神秘印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队员们沿着古老的城墙遗迹缓缓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琴弦上,弹奏出岁月的回响。他们仔细观察着城墙的砖石结构,有的砖石已经风化严重,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则依然较为完整,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在一处保存相对完好的城墙段,队员们驻足良久,轻轻触摸着冰冷的砖石,感受着来自千年前的温度。

▲图为实践队队员攀登齐长城

“这些砖石就像是一本本无声的历史书,每一块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信息。”实践队队长感慨地说道,“通过观察它们的材质、砌筑方式,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建造齐长城的技术水平和工艺特点。”队员们纷纷点头,他们深知,这些看似普通的砖石,实则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是解锁齐长城历史文化密码的关键线索。

访谈专家:汲取专业智慧清泉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齐长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实践队专门邀请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进行访谈。专家们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队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

在访谈过程中,专家详细介绍了齐长城的建造背景和历史意义。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之一,它不仅是齐国为防御外敌而修建的重要军事防线,更是齐文化的重要象征。专家指出,齐长城的建造融合了当时的军事战略思想、建筑技术和地理环境因素,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图为青岛齐长城部分遗址

队员们还就齐长城遗址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表示,虽然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齐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但由于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原因,遗址的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队员们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次访谈,队员们不仅对齐长城遗址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调研民情:聆听民间文化回响

除了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实践队还深入当地村庄,与村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齐长城遗址的认知和情感。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队员们听到了许多关于齐长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有的村民讲述了齐长城在战争年代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的则分享了小时候在长城脚下玩耍的美好回忆。这些生动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齐长城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为齐长城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人文气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村民激动地对队员们说:“齐长城是我们这里的宝贝,它见证了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队员们被老村民的话语深深打动,他们意识到,齐长城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此次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灯塔铸魂·引航守志海疆国门红色文化实践队”对青岛齐长城遗址的实地考察活动,让队员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责任。他们将把这次考察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齐长城遗址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中,让这座古老的长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刘心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心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