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港口,生态绘就山海——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青岛研学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1 14: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心妍   阅读 4.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9日,为进一步拓宽科技视野,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灯塔铸魂·引航守志海疆国门红色文化实践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他们奔赴山东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与鱼鸣嘴村海岸线,以“科技 + 生态”双主题研学模式,开启“探秘港口·悦享山海”的精彩篇章。

探秘自动化码头:领略科技强港魅力

当日上午,实践队抵达山东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这座被誉为“智慧港口标杆”的现代化码头,宛如一座科技铸就的海上堡垒,展现着中国港口建设的卓越成就。

▲图为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运行实况

一进入码头,实践队成员便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震撼。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引车(AGV)有序穿梭,如同灵动的精灵,精准地将集装箱运送到指定位置;巨大的桥吊高高耸立,在远程操控系统的指挥下,稳稳地抓取、放置集装箱,动作流畅而高效。在码头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全自动化码头的运作原理。这里采用了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码头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从集装箱的自动识别、定位,到运输路径的优化规划,再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科技的强大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堆场运输模拟器

一位工作人员向实践队成员介绍道:“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不仅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作业安全的影响。与传统码头相比,我们的作业效率提升了30%以上,能耗降低了20%。”实践队成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与工作人员交流。他们深刻感受到,科技是推动港口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悦享山海生态:见证绿色发展奇迹

下午,实践队来到连三岛路鱼鸣嘴村。这里的海岸线宛如一条蓝色的丝带,镶嵌在大地之上,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在青岛市“海湾保护修复工程”的推动下,这片曾经受到一定破坏的海域,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

沿着海岸线漫步,实践队成员看到,潮间带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显著恢复。各种贝类、藻类在礁石上繁衍生息,吸引了众多海鸟前来觅食。据当地环保部门介绍,该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较五年前提升了37%,曾经难觅踪迹的一些珍稀物种也重新出现在这片海域。一位参与海湾保护修复工程的专家向实践队成员介绍道:“我们通过种植海草床、投放人工鱼礁等方式,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同时,加强了对海域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排放,让这片海域重新恢复了生机。”

▲图为实践队参观海湾保护修复工程

实践队成员还与当地渔民进行了交流。一位老渔民感慨地说:“以前这里的海水污染严重,鱼也越来越少。现在经过治理,海水变清了,鱼也多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这生动印证了“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实践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此次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灯塔铸魂·引航守志海疆国门红色文化实践队”的青岛研学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科技与生态的海洋中畅游。他们不仅领略了现代化港口的科技魅力,也见证了生态保护带来的绿色发展奇迹。未来,他们将把这次研学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科技发展与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科技之光与生态之美在中华大地上交相辉映。(通讯员:刘心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心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