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青年大学生调研团队深入乡村:聚焦儿童心理健康,探寻成长护航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1 14: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坤炯   阅读 8.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陈坤炯 谭雁嫦 余慧娟 凌依婷) 七月的茂名电白区,暑气渐浓。广东科技学院赴电白“文育童心”支教突击队调研组的队员们,穿梭在那霍镇马路小学的教室里。他们带着精心设计的问卷,用聊家常的方式和孩子们交流,一场围绕乡村适龄儿童心理健康的专项调研就此展开。这支青春团队以实际行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及“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号召,为守护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奔走。

多维调研入乡村,捕捉童心真实貌

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的多维模式,既严谨又不失温度。前期设计的学生与家长问卷,涵盖儿童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内容,线上线下共发放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0份。

▲图为孩子们填写调查问卷(陈坤炯供图)

课堂上,队员们借着心理健康课、素质拓展活动的契机,悄悄记录孩子们的表现:有的孩子在团队游戏中总是躲在后面,有的在卡片上画着与父母游玩的简笔画。和马路小学黄校长的交流中,队员们得知学校的现状: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由校长亲自执教,但山区里留守儿童多,不少孩子性格内向,沟通能力弱,课间常独自待着,家校之间也总隔着层“说不透”的距离。

▲图为调研组组员与马路小学校长交流相关问题(谭雁嫦供图)

走访镇里时,妇联潘嘉妤主任也提到,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父母陪伴缺失是普遍难题,虽然“儿童之家”“爱心妈妈”在尽力帮扶,可专业人才少、家长参与度低,始终是道坎。

▲图为调研组组员与妇联潘嘉妤主任交流相关问题(余慧娟供图)

三重困境渐清晰,成长烦恼待破解

梳理调研结果,几个核心问题清晰起来:部分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缺爱,情绪管理和交友成了烦心事——问卷显示,近七成留守儿童表示“遇到烦心事没人说”,超半数学生“不太会交朋友”;学校层面,专业心理教师缺口、课程形式单一,让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每周一节课”的基础层面;社会支持的“最后一公里”也待打通,乡村地区专业心理咨询资源几乎为零,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只能靠“自己扛”。

▲图为调研组外出调研(谭雁嫦供图)

青春献策绘蓝图,共筑心灵守护墙

针对这些困境,调研团队结合支教时的发现给出建议:让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多些趣味,比如用手工、游戏带孩子们敞开心扉;多搭家校沟通的桥,通过“每周一句话”沟通本等形式,让家长知道孩子需要的不只是钱和物;再请高校和公益组织来搭把手,通过线上心理辅导站、志愿者定期驻校等方式,补上专业人才短板。

▲图为放学阶段家长接送孩子(余慧娟供图)

“每个乡村孩子的心里,都该有片晴朗的天。”团队负责人说,这次调研不只是给马路小学提建议,更想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儿童的心理需求。青春力量汇入“百千万工程”,正为乡村教育添着一份特别的守护——让每颗童心都能健康成长,未来才能更有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坤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