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倪明翠)为深化青少年对自身成长过程中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红十字会“性育微光,青藤向阳”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于2025年7月1日在南京市溧水区青峰村社区活动中心展开了“探索成长奥秘,护航青春花季”性教育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科学、系统、有趣的性教育课程,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提供必要的生理知识,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性观念,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社会参与精神。
活动伊始,志愿者沈佳乐通过“传话筒”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经典团体互动游戏要求参与者借助表情、肢体动作辅助表达,依次传递一句话,最后由一人公布结果并与原话对比差异。首轮传递的原话为“我今天中午吃了鱼香肉丝”,学生们有序向身后同学传话,最终成功猜出原话。该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清晰简洁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培养了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避免信息遗漏或误解。志愿者也借此提前掌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表达能力,为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础,助力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性教育知识。
▲图为志愿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小朋友们生动介绍青春期性教育课程
随后,在志愿者沈佳乐的带领下,学生们借助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认识了人体肝、肾、胃、大脑、小脑等部位的分布。各组派出代表参与“认识器官大比拼”互动环节,一名女同学和一名男同学在大家的推荐下上台,成功指出人体各部位名称,现场随即响起热烈掌声。
▲图为小朋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参与“认识器官大比拼“游戏
认识人体器官后,志愿者沈佳乐播放了《大耳朵图图》中讲述图图出生过程的视频片段。观看结束后,她向学生们明确讲解:孩子并非“充话费送的”或“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爸爸的精子穿过层层阻碍与妈妈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在妈妈体内不断生长发育而成。
接着,志愿者曹晨静以自身“小时候喜欢粉色,现在喜欢黑白色”的变化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成长过程中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三名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不仅提到了身体上声音、身高的改变,还谈及心理上“小时候喜欢喝牛奶,现在不喜欢喝牛奶”等变化。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回答志愿者提出的问题
最后,志愿者曹晨静重点讲解了人体生殖器官的变化,说明男生遗精、女生生理期等生理现象的必然性,鼓励青少年接纳自己的身体与性别认同,避免因性困惑产生自卑或心理障碍。
▲图为集体大合照
本次性教育活动不仅是生理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乎人格完善与社会文明的重要教育。志愿者们传递的“自愿、平等、安全”核心原则,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助力他们在未来能够做出健康、负责任的选择,也为减少性别暴力、歧视和不平等贡献着青春力量。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强调的:“性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公共健康的必要组成部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倪明翠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