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岭南师范学院“朝阳行”突击队走进湛江市吴川黄坡镇稳村,围绕“乡伴薯光——电商传播稳村番薯好滋味”,开展了一场集生态叙事、沉浸式吃播与数智营销于一体的系列直播活动。团队探索现代化数字技术与乡村特色农产品资源深度融合的路径,助力稳村番薯及红薯干、银丝米粉、红薯粉丝等衍生制品打开销路,让地方特色农产品招牌愈发鲜亮。此次活动共开展7场直播(含5场助农直播、2场专题直播),累计获赞超88.6万,吸引观众近6000人,系列助农直播成功促成39笔订单,成交金额突破1000元。
创意赋能,让乡村故事更鲜活
突击队精心策划的两场专题直播,以独特创意成为直播间的亮眼焦点。7月3日开播的《稳村薯田音浪计划》,将音乐元素融入助农直播,“吃稳村番薯,我要听xxx”的趣味互动形式迅速点燃氛围。网友们踊跃点歌,悠扬旋律如同灵动翅膀,载着香甜的稳村番薯飞入大众视野,为农产品营销注入青春创意与艺术活力。7月8日清晨6:30,《青春朝阳行,薯兴稳村路》迎着晨光开播,主播以“走播”形式带领观众漫步稳村,娓娓道来稳村的发展历程、人文风貌与振兴故事,让清新晨光中的乡村更显生机与希望,为专题直播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情怀与独特场景魅力。
“朝阳行”突击队在吴川稳村电商服务中心进行“音浪计划”专题直播 唐飒摄
“朝阳行”突击队在吴川稳村进行走播 黄彩妍摄
主题联动,用青春视角讲好“薯”故事
五场系列助农直播始终围绕稳村番薯核心,以青春视角串联多元内容,让田间地头的“土宝贝”成为直播间的“香饽饽”。
“咱们的番薯用饮用水灌溉、稻田里种植、环保区生长,吃得那叫一个放心!”直播间内,主播手持橙红饱满的番薯,镜头特意拉近展示其细腻肌理,顺势揭开这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生长密码——北纬21°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鉴江支流的纯净水源、富硒土壤滋养,再加上180天自然生长周期,让“粉糯中带清甜,无丝络不噎喉”的独特口感有了扎实生态根基。而28g/100g的淀粉含量与26g/100g的糖分含量,更成了打动人心的“硬实力”。
从新鲜番薯到加工制品,直播间里藏着满满惊喜。“西瓜红”品种制成的红薯干,经三蒸三晒工艺呈现琥珀色泽,糖度精准控制在22°±2°,自然薯香浓郁;泉水磨压而成的银丝米粉,润透剔透且久煮不糊;“十斤红薯出一斤”的红薯粉丝,以蒸代煮的新工艺让口感更显纯粹——这些全产业链开发的明星产品,让观众亲眼见证小小番薯变身美味的奇妙过程。
沉浸式吃播场景更是让弹幕热闹非凡。铁锅中的粉丝裹着酱汁翻滚,滋滋声响仿佛能透过屏幕飘出香味;弹性十足的薯干被轻轻拉扯,晶莹糖丝缓缓延展,队员们顺势抛出“这口Q弹谁懂啊”“减脂期也能炫的快乐碳水”等俏皮话,瞬间点燃互动热情。带货环节里,队员们熟练运用年轻人熟悉的网络热词:“这款红薯干‘斩男又斩女’,送礼超合适!”搭配“满30减6”“满18减2”的叠加优惠,评论区里“看得口水直流”“这波必须囤”的留言刷屏不断,助农热情在一次次互动中持续升温。
从初遇时的生态揭秘,到深入了解后的工艺展示,再到边吃边聊的轻松带货,队员们用青春化表达串联起番薯的生长、加工与消费全链条,既让观众品味到美味,更感受到农产品背后的匠心与活力,让“稳村番薯”的故事越讲越生动,越传越响亮。
“朝阳行”突击队在稳村电商服务中心介绍稳村特色番薯制品 林钰摄
“朝阳行”突击队在稳村电商服务中心进行吃播 林钰摄
以直播为桥,让青春力量扎根乡村振兴
这场涵盖7场直播的“稳村番薯”助农活动,是“朝阳行”突击队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创新实践。88.6万的亮眼点赞成绩,让村民真切感受到数智经济对农产品销售的强大赋能。每一份订单背后,都承载着农户“稳稳的幸福”,也凝聚着青年学子服务乡村的“稳稳的担当”。
从流沙村的南珠到稳村的番薯,“朝阳行”突击队连续四年扎根乡村,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他们始终以“新质直播”为桥梁,深挖产品背后的生态价值、文化底蕴与匠心工艺,让特色农产品搭乘数智快车走向更广阔市场。当稳村番薯的香甜通过网络传递到千家万户,这场充满青春创意与活力的助农行动,正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而温暖的“岭师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