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规划绘就共富路,产村双兴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天台县龙溪乡持续调研。
龙溪乡坐拥天台山西南麓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禀赋,是天台黄茶主产区之一,亦承载着寒山、和合等文化底蕴。当地以“共富工坊”为核心抓手,探索茶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擘画产业、就业、生态协同的共富新局。为深挖“产村融合”的空间逻辑与组织机制,实践团聚焦共富工坊,通过走村入户、干部访谈、实地踏勘,力求用步履丈量共富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图1 紫峰山茶叶
实践团走进天柱村家庭茶企,与村书记叶占形进行深入交流。叶书记围绕紫峰山茶叶品牌,重点介绍了“中黄一号”等高山茶叶的品质优势及种植环境,并分享了家庭茶企带动村集体增收的经验。叶书记指出,在市场行情低迷时期,村集体通过统一收购青叶保障农户收益,家庭茶企成为带动龙溪乡村民保本增收的重要途径。天柱村也依托柱峰茶叶合作社共富工坊,以茶产业为核心成为龙溪乡茶叶共富的关键节点之一。实践团随后逐步调研走访,进一步了解村民对共富路径的认知与期望,为后续研究积累一手资料。
图2 实践团采访叶占形书记
实践团成员在金敏丽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龙溪乡共富工坊服务中心,与农业副乡长陈盛展开座谈交流。在参观文化客厅过程中,陈副乡长介绍了龙溪乡“以旅促农、以文兴产”的发展思路。作为全乡镇体量最小、农业“低小散”特征突出的乡镇,龙溪正积极探索以“隐士文化”“龙文化”为基础的文旅融合路径。他提出,通过包装山上茶叶与山下果蔬形成组合产品、开展直播销售与旅游体验并行的方式,打破小规模农业的市场瓶颈。
面对实践团的提问,陈副乡长也坦言当前在水源保护与村庄发展协调、资金和市场拓展方面仍存在现实困境,但龙溪乡已开始踔厉寻找破局方向,确定林下经济和低空经济等新兴致富路径,以拓宽乡村产业边界、激发空间活力。
图3 实践团成员采访陈副乡长
图4 实践团合影
通过对天村家庭茶企与龙溪乡共富工坊的实地调研,实践团对当前乡村产业与空间联动机制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接下来,团队将聚焦中黄一号茶产业研发历程以及拓宽茶叶销售渠道等方向,继续解码产村双兴的发展智慧。
文:吴羿辰、尹泓骅
图:陈妍凝、彭博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俞星辰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