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邹璇、黄智娟)2025年7月10日至16日,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突击队调研组深入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及姑村、下港村、下洋村、外罗村、塘角村等地,开展为期七天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与调研活动。大学生们肩扛政策资料走村串户,致力于将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惠民政策精准送达乡村家庭,破除信息壁垒。
田间地头访实情,政策盲点浮水面
活动伊始,队员们便扎进姑村、下洋村等村落,走访逾10户家庭。他们发现,不少村民对资助政策知之甚少,部分家庭甚至因自认“不够困难”而放弃申请机会。“许多符合条件的孩子可能因此错失上学支持。”调研组组长在走访中感慨道。
▲图为队员们抵达姑村
一户一策解疑惑,手册指南进家门
7月12日起,队员们带着《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手册》等资料开启“扫户”模式。针对村民最关注的“如何申请助学金”“贷款如何办理”等问题,他们用方言耐心讲解政府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贷款)的申请条件和流程。“原来孩子读大学有这么多帮扶政策!”下洋村一位母亲在咨询后豁然开朗。
▲图为队员们向村民们派发宣传册
深度访谈验实效,政策温度暖人心
收官之日,团队在下港村村委会协助下走访两户典型困难家庭。其中一户父亲独自支撑全家,母亲患癫痫需长期服药,三个子女分别就读小学、高职;另一户母亲患精神疾病,子女外出务工。两家均依赖低保和残疾补贴维生。“这些补贴真是雪中送炭,否则连基本生活都难保证。”受访者坦言。调研数据印证:资助政策显著缓解了困难家庭的经济重压。
▲图为受访村民在翻阅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册
本次调研取得三大实效: 一是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村民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咨询; 二是精准对接需求,破解“如何申请”的操作难题; 三是验证政策落地效能,低保、残疾补贴切实成为困难家庭的“生命线”。
“我们既是政策宣传员,更是民情传递者。”调研组组长陈文静表示。岭师“自强之心”突击队调研组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专业解读政策,成功打通资助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中的教育保障注入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邹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