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思辨进乡村 青春之声扬正气 ——华中师大法学院“法伴青春”实践队在资市中学举办学生辩论赛

发布时间:2025-07-18 22: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雨彤、雷佳欣、陈嘉怡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陈雨彤、雷佳欣、陈嘉怡)流火烁金的七月,思维碰撞的火光在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资市中学”)骤然交汇。7月16日上午,由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法伴青春”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的“言值争锋·思辨少年”哲理辩论赛火热开赛。来自资市中学的学子们,在支教队员的引导下,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还是达成目标的结果”这一辩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思想交锋,将抽象的哲学思考化作可触可感的青春实践。

▲图为正方一辩发言

过程与结果,本是生命长卷中如双生之花般的存在:过程是蜿蜒的笔触,结果是收笔的印章,二者交叠辉映,构成了关于人生意义恒常的哲学叩问。正方以“过程即生命体验”为基,将过程比作建筑筑基——正因其难忘而坚固,方能抵达目标;途中的困难挫折,更是探求人生意义的宝贵经验。反方则主张人生意义在于达成目标的结果:心理学上,借目标导向与激励理论说明,达成结果能实现自我肯定,驱动人勇攀高峰;社会层面,历史铭记的是成果,而正是这些成果推动人类进步,成就人生意义。

▲图为指导老师点评

比赛结束后,激烈的掌声久不能停,观赛学生的讨论将宏大论题引向生活实践。有同学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为了以后可以一个人独立生活,可以赡养父母。”也有同学将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相连结起来:“我想向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另有部分同学坦言,他们以前从未想过关于人生意义和学习意义的问题,这次辩论赛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当下和未来。

▲图为指导老师总结

此次别开生面的辩论赛不仅锻炼了资市学子的思辨能力,更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催化了他们对人生意义的的深入思考。如志愿服务队队长在活动日志中所写:“我们点燃的不只是一场比赛的激情,更是乡村少年认识自我、探索世界的理性火把。愿这份思考化作少年前行的灯盏:逐梦路上,既珍视过程中的点滴星火与进步光芒,让其滋养成长;亦重视结果,坚定迈向目标,于二者交响中,奏响人生华章。”

▲图为活动现场图

辩论赛流程卡上的计时虽已停止,但乡村少年思想启蒙的时钟,正铿锵迈入新的刻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嘉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