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赴陕西蒲城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8 16: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梦婷,武凌云,马玉亮,唐馨怡   阅读 72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6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 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陕西省蒲城县玉女土织布手工坊,深入调研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实地参观"三区三中心",亲身体验了从棉花到成品的完整工艺流程,深刻感受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生产区,十余名织娘正在传统木质织布机前忙碌。伴随着"唧唧复唧唧"的机杼声,梭子在经纬线间来回穿梭。手工坊负责人介绍,这里完整保留了72道传统工序,从弹花、纺线到上浆、织布,每道工序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团队成员尝试操作纺车后感叹:"看似简单的动作,需要多年的练习才能掌握。"

在古纺技艺演示区,工作人员为队员们展示了古老的纺纱技艺。玉女土布采用纯天然彩棉,使用植物染料,具有透气性好、不起静电等特点。队员们积极参与体验环节,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基本的纺织技巧。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产品展示区内,土布制品琳琅满目。除了传统的床单、被套外,更有融入现代设计的文创产品,如土布手提包、茶席、玩偶等。手工坊创新推出的"非遗+研学"模式,已吸引众多学校和游客前来体验。团队成员就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问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调研让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非遗传承是守护文明根脉的重要纽带。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与审美智慧,既是过往岁月的鲜活见证,也是滋养当下、启迪未来的精神源泉。传承非遗,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对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自信的强化,让文明的火种在时代更迭中生生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玉亮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