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梅锦轩、李佳怡、周积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7月9日至11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润乡探清”实践团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开展“千乡万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以水为媒、以行践学,围绕河长制落实与新污染物治理开展多维度实地调研,用专业视角助力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新时代水利青年的使命担当。
图为1实践团在梁西村村委会进行访谈
调研首日,团队走进梁垛镇水务站,了解基层河湖管理与智慧监管系统的运作机制。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成员们查阅了梁垛河实时水质监测数据,深入了解“河有河长、段有责任”的制度运行模式,切身感受到河长制从制度设计到基层落地的治理成效。
在随后前往的梁西村八达河流域,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访谈,了解河长制对农村生活用水质量和人居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制度落实对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图为2实践团在东台市水务局开展专题座谈
7月9日下午,实践团前往东台市水务局,与副局长及基层水务站负责人开展专题座谈交流。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东台“智慧水务”系统的建设成果,从“人巡”到“技巡”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治理效率,推动实现了河湖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同时,实践团成员就新污染物治理、水利专业发展路径等问题与专家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展了专业视野。
图为3实践团在中节能发电基地参观学习
在东台经济开发区,实践团实地走访了污水处理厂和“风光渔”互补发电基地,系统了解污水净化流程与生态循环利用机制。在光伏板下的水体中,队员们手持仪器测量参数、采集样本,亲身体验“绿色能源+水产养殖”的协同效益,对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有了更深体会。
图为4实践团在串场河开展巡河志愿行动
7月11日,实践团成员沿着东台市重要水系——串场河开展“保护母亲河·巡河志愿行动”。烈日炎炎下,队员们身穿志愿服、手持火钳和环保袋,对岸边的塑料瓶、食品包装袋、烟头等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清理过程中,不少当地村民自发加入,与同学们一道捡拾杂物、清理水草,现场气氛热烈,形成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图为5实践团在东台经济开发区水务站进行授牌仪式
在完成“巡河志愿行动”后,实践团一行前往东台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水务站负责人及基层水利工作者开展“产教融合”主题座谈。座谈中,双方围绕高校专业人才服务基层、科技助力生态治理、共建水利实践平台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实践团代表结合前期调研成果,提出了关于智慧河湖监管、乡村水环境治理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最终,校地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正式建立“河海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今后将以此为依托,推动实践教学、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多维联动,共同构建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图为6实践团在东台水情教育基地调研学习
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共回收57份调查问卷,整理23个典型水利治理故事,完成多组水样分析检测任务,不仅将课堂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也深刻体悟到水利专业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秉承“艰苦朴素,”的校训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献给祖国江河湖海。
撰文| 梅锦轩
图片| ”润乡探亲“新污染物治理与河长制调研团
审核| 李佳怡周积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梅锦轩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