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建赋能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枣庄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锂”想赋能实践团,锚定山东省精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一场探寻锂电产业密码的实践之行,让红色基因在产业一线悄然扎根。
“锂电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探索浪潮中,党员教师牵头的“锂”想赋能社会实践团,踏入山东省精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启深度调研交流之旅。从锂电池基础电化学原理切入,实践团沉浸式解码电极材料制备、电池组装封装等核心流程,细究新能源汽车用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智能家居储能小型锂电池,在能量转化效率、充放电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上的差异。同时,聚焦锂电产业智能制造、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展开研讨,“讲解 + 考察”双轨并行,既拓宽团队成员产业认知,又为精工电子技术人员注入新思路,让红色实践为产业发展铺就通途 。
围绕实践目标,实践团成员们聚焦精工电子在生产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调研。党员师生们积极与工厂的技术骨干、一线工人交流,穿梭于自动化生产车间、前沿研发中心等场所。详细了解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极涂布精度控制、电池一致性检测等技术难题,以及自动化流水线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化空间,还有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才短缺、技术对接不畅等问题。通过实地走访与交流,实践团收集到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锂电产业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模式、助力精工电子突破技术瓶颈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素材,让青春智慧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此次党建引领下的实践活动,是枣庄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不仅通过专业的调研为山东省精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红色精神的内涵,坚定专业报国的理想信念。实践团将所见所思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把建设性的建议和积极的信心传递给企业,促进党建工作与锂电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携手迈向产业发展的新高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浩冉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