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从古老技艺到现代表达:浦城剪纸传承人吴洵的破局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5 19:5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江晨露 吴秦增 邹静怡 吴泽锴 方艳萍(师)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8月14日,阳光学院“妙纸生花”社会实践队赴南平市浦城县,探访浦城非遗剪纸的传承人——吴洵老师。此番调研,队员们满怀热忱,旨在溯源浦城剪纸艺术,倾听传承人内心的坚守与思索,感受其在时代浪潮中守护传统、创新发展的独特魅力。

吴洵老师:一剪生花,慢剪红纸的温度

吴洵老师在传承传统手法技艺和花样的同时,研发新的符合现代人喜爱的作品,使剪纸艺术更深入人们的生活。近十几年来共创作各种题材作品几百余幅,在国际国内各级各类展览、比赛中摘金夺银,屡获殊荣。

浦城剪纸:剪纸之技,抒时代新声

浦城是“礼品花”发源地,传统浦城剪纸常用于婚庆寿诞等场合,点缀礼品,满是吉庆韵味。身为非遗传承人,吴洵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并在浦城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意在借剪纸艺术让青少年铭记当地非遗剪纸文化。同时,吴老师十分尊重剪纸艺术的多元发展,他表示:当下,非遗剪纸传承人不再局限于传统,而是更加注重“以剪纸之技,抒时代新声”,用剪纸手段表达新的内容,让古老技艺焕发出时代光彩。

匠心独运时代担当,非遗技艺的创新

在实地调研的温馨氛围中,实践队员们有幸目睹了吴洵老师匠心独运的剪纸作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辉煌百年华诞而精心创作的剪纸艺术作品。这幅作品气势恢宏,细节之处尽显匠心,巧妙融合了丰富多元的元素,既是对传统剪纸技艺的深情致敬,又彰显了吴老师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时代担当。他不仅以虔诚之心守护着古老的艺术瑰宝,更以创新之笔,让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生动诠释了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

不忘初心传承长路,坚守绘就新篇章

在非遗传承的漫漫长路中,吴洵老师始终如一,积极投身于公益传承事业,精心开设公益传承班,倾尽全力培养剪纸艺术的新生力量。从初级班到高级班,他设置了层层选拔机制,如同一位严苛又充满期待的引路人,只为筛选出真正热爱剪纸、有潜力传承剪纸技艺的人,引领他们一步步走进剪纸那充满奥妙与魅力的世界。

指尖匠心:锯齿为韵,传承剪纸的灵魂

在访谈过程中,吴老师着重强调了“锯齿纹”在剪纸里的关键地位,将其比作剪纸中的“灰调”,认为它是赋予作品层次感与生命力的灵魂所在。在他看来,剪纸技法本身并不复杂,真正棘手的是如何借剪纸精准传达内心的所思所想,而画稿便是其中最为繁复的环节。

吴老师热情邀请实践团队一同体验剪纸,并在现场示范了握剪与运剪的技巧,还不忘鼓励大家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他表示:即便不小心出现残缺也无妨,顺势将错就错,说不定那便会成为作品独一无二的闪光点。这般豁达与智慧,恰是艺术创作最迷人的地方。

青年责任:守护非遗,勇担传承的责任

本次调研与吴洵老师展开的深度对话,如同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之旅,让实践队员们内心深受震撼、触动良多。在交流中,他们不仅被浦城剪纸作为国家级非遗那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与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所深深吸引,更真切地感受到传承人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的执着坚守、对本土文化炽热深沉的热爱。

身为新时代青年,吾辈必将怀揣敬畏之心,秉持创新思维,深度思索如何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添砖加瓦,为它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华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雅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