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井盖,焕彩社区,勾勒美好家园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06 15: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邝钰婷   阅读 25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李运成 段文雅 邝钰婷 陈燕玲)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向阳绘画实践团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于7月1日走进广州市花都区兰花社区,开展为期八天的井盖补色与环境美化实践活动,以创意画笔激活社区活力,用斑斓色彩勾勒美好家园新图景,为社区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校铭石集合出发(陈燕玲摄)

图为实践团负责人与社区负责人对接(陈燕玲、邝钰婷摄)

精心筹备,蓄力待发

前期,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向阳绘画实践团负责人与广州市花都区兰花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多次沟通交流。双方围绕社区内井盖现状、居民需求及环境特点展开详细讨论,实践团了解到社区内部分井盖因常年使用出现褪色、图案模糊等问题,也明晰了居民对社区环境美化的具体期待。在此基础上,实践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议活动方案,明确井盖补色的范围、风格及环境美化的重点区域,同时就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工具存放等细节达成共识,为后续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洁焕新同步行 社区面貌展新颜

向阳绘画实践团在专注井盖设计的同时,同步推进社区清洁行动。队员们手持抹布、水桶、垃圾袋等工具,分组对社区内的宣传栏、公共座椅及绿化带展开清扫。面对布满灰尘的宣传栏,他们先用清水擦拭表面,再用清洁剂仔细去除顽固污渍,让原本模糊的通知、海报重新变得清晰醒目;散落的烟头、塑料袋等垃圾被一一拾进垃圾袋,集中投放至分类垃圾桶;缠绕在绿化带里的废线、纸屑也被耐心清理出来,露出整洁的植被原貌。

图为队员们清理社区内的宣传栏绿化带(邝钰婷、段文雅摄)

匠心绘井盖 青春赋新颜

01磨去斑驳 勾勒轮廓

实践初期,队员们聚焦社区内褪色严重的井盖,开启细致的前期处理工作。她们蹲在滚烫的水泥地上,手持砂纸反复打磨井盖表面,将经年累月堆积的污渍、剥落的旧颜料一点点清除,露出相对平整的基底。阳光直射下,金属井盖上的锈迹被磨出细碎的粉末,沾在队员们的手套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印记。打磨完毕后,大家又用抹布蘸着清水仔细擦拭,确保表面无杂质残留,再根据团队设计的图案照片,用铅笔轻轻勾勒出草图,为后续上色做好准备。

图为社区内褪色严重的井盖及队员们清理(陈燕玲摄)

02铺色作画 雨后补绘

进入中期创作阶段,队员们开始为井盖铺涂底色。她们根据图案需求调配颜料,用细尖的画笔描绘线条。正当井盖上图案逐渐显形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打乱了进度。雨水冲刷着未干透的颜料,让部分区域出现晕染、褪色。雨停后,队员们立刻行动,先用干布吸干井盖表面的水分,再重新调配颜料补色。虽然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队员们丝毫没有懈怠,反而更加注重颜料的浓稠度和涂抹的均匀性,确保补绘后的图案与整体风格协调。

图为实践过程(段文雅、邝钰婷摄)

03精细修饰 固色收尾

实践后期,队员们将重点放在细节修饰与固色处理上。她们逐一对每个井盖进行检查,对线条不够流畅的地方重新勾勒,对色彩不够饱满的区域补充上色,让图案更显生动立体。完成修饰后,大家拿出透明固色剂,均匀地涂抹在井盖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密封剂能让颜料更耐磨损、抗雨水,保持得更久。”一位队员边操作边向围观的孩子解释。涂抹完固色剂后,队员们在井盖周围放置警示标识,提醒居民暂时避开,等待涂层完全干燥。

图为队员们对井盖进行固色处理(邝钰婷摄)

部分成果展示


部分图为成果展示(段文雅、邝钰婷摄)

经过数日努力,社区内的井盖焕然一新:褪色的图案重焕鲜亮,模糊的生活场景轮廓分明,新添的童趣元素灵动活泼,成为街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社区居民路过时总会驻足观赏,孩子们围着井盖上的图案奔跑嬉戏。社区负责人在查看成果时,对实践团的细致工作表示肯定,认为这些彩绘井盖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拉近了邻里距离,是一次将艺术与社区治理巧妙结合的有益实践。

图为实践团与社区合照(社区工作人员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邝钰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