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乡瓷韵非遗传承突击队 | 走进富大产业园,探寻陶瓷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06 13: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严冬妍 蔡同琳 郑诗婉   阅读 9.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严冬妍、蔡同琳、郑诗婉)为深入贯彻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7月4号,广东科技学院“客乡瓷韵”非遗传承突击队来到富大非遗工坊,走进陶瓷工厂,近距离学习陶瓷生产的流程,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创新之路,让非遗技术在时代焕发新活力。

探访百年陶瓷技艺,感受匠心传承

早晨9点,突击队便在富大陶瓷非遗工坊集结完毕。文旅部副经理卢早美女士热情地引领队员们到陶瓷工坊内部,向队员们介绍陶瓷的生产流程。练瓷土、成型、彩绘上釉…….从泥坯到成品的蜕变过程,无不一体现出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与现代技法的相结合。从一抔黄泥到美轮美奂的工艺品,蕴含的是千年文化底蕴。

图为文旅部副经理卢早美为广东科技学院“客乡瓷韵”非遗传承突击队讲解 崔子梦 摄

走进富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解码产业升级新路径

随后,团队跟随卢经理的引领来到富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园依托传统陶瓷产业基础,设计出了一个由陶瓷制品打造和装饰的旅游园区,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了解大埔陶瓷文化。卢经理介绍说,园区内的许多图案都有特殊的寓意,如“五蝠临门”“迎财入门”“瓶瓶安安”等等。不同的图案不仅体现了陶瓷的可塑性,还寄托着客家人对生活美好的愿景。

产业园内有乾坤,里面是非遗工匠的工作室。工作台前,师傅们手持画笔,专心致志地描绘着山水图案。玻璃柜里成列着许多画好的作品:客家生活、梅州山水……每一个纹路都蕴含着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与对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

图为富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展厅门 郑诗婉 摄

青春聚力百千万,乡村振兴正当时

在观览的最后,突击队有幸邀请到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部主任黄志超先生,共同探讨大埔陶瓷焕发新生的路径。他表示,青年学子可将专业知识融入非遗创新,为陶瓷技艺发展注入新活力。大埔陶瓷已主动适应市场趋势,产品正从传统装饰品向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生活用品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黄志超先生特别强调紧跟陶瓷产业振兴的政策指向。富大陶瓷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非遗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生动诠释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发展的深度融合,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范例。团队表示,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广东“百千万工程”和非遗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图为黄志超先生与广东科技学院“客乡瓷韵”非遗传承突击队合影 罗宇洋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严冬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