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协同攻坚——安徽师大计信学院项目e站团队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6 11: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梦缘 王语蝶   阅读 8.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本讯网(王语蝶)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芜湖市烈士陵园“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科技赋能红色教育”主题,于7月1日至2日在芜湖市烈士陵园推进实践任务,以技术攻坚诠释青年担当,用协同协作书写实践答卷。

NET组:夯实技术底座,明晰攻坚路径

建NET组以项目落地为核心,多维度推进基础工作。团队协助成员完成项目本地部署与运行,通过任务拆解明确分工;系统讲解项目结构,初步敲定各模块实现方案;召开首次小组会议,划定后续开发节点;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保障技术沟通与资料共享高效开展。

“本地部署成功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成员都清楚‘为什么做’‘怎么做’。”团队成员郑同学表示,针对当前技术学习需求、任务理解偏差等问题,小组计划通过专题培训与分组研讨,持续提升项目质量与协作效能。

APP组:精雕界面设计,梳理数据脉络

建APP小组分模块推进界面开发与内容规整。首日完成首页、展区列表页、讲解页等静态UI设计,实现页面跳转逻辑与交互绑定,封装公共组件并备齐基础素材;次日聚焦展品内容整理,规范展区标识、展品说明及资源命名,生成JSON结构化数据,同步启动AI小助手资料框架定义。

目前,页面布局贴合红色教育场景定位,展品信息梳理有序,为后续功能开发筑牢数据基础。

建模组:融合AI技术,探索沉浸体验

建模组在技术融合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已经熟练掌握了Unity与DeepSeekAI的对接技术,目前正在积极探索这两者与虚拟现实(VR)场馆的深度融合路径。他们计划在PC端的Unity开发环境中,开发一款具备AI工具小助手功能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团队还将同步补充和完善原有项目的信息内容,确保各项技术细节和功能模块的完备性。这一系列举措将为打造一个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体验平台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

在此次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中,团队始终秉持“科技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纲领,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攻坚策略和高效协同的联动机制,成功地将团队成员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转化为切实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的强大力量。各个实践小组精准聚焦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本领。这一过程中,安徽师范大学的学子们充分展现了“知行合一、敢为人先”的鲜明实践精神,以实际行动为红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注入了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青春动能,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梦缘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