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4日讯(通讯员 曾鑫源、郑好) 2025年6月30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饲尔无疫”实践队前往福建漳州龙海对虾科技小院,开展以“科技赋能养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借高校科研优势适配产业需求 。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农业现代化已成为驱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2025年6月30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饲尔无疫”实践队怀揣科技兴农的赤诚之心,奔赴漳州水产养殖主产区,开启以“科技赋能养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将高校科研优势与基层产业需求深度耦合,为区域水产产业注入创新动能与青春活力。
6月30日上午,为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饲尔无疫”实践队开展了岗前培训。此次培训采用“双映射”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病害图谱可视化展示、典型案例视频解析等方式,深度剖析漳州对虾、鱼类等主要养殖品种的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要点,将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生产实用知识;另一方面围绕养殖场全链条操作规范,构建从苗种培育到成品捕捞的完整知识体系,为队员深入产业一线奠定理论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培训将安全生产教育作为核心内容,现场演示养殖池缺氧应急处置、化学品泄漏防护等实操流程,以“人民至上”的理念筑牢安全防线,确保实践服务既专业高效又安全可靠。
▲图为实践团队岗前培训
当日午后,实践队进驻福建龙海对虾科技小院,开启深入调研。在工厂化养殖车间内,队员们全程跟踪对虾养殖流程,细致观察自动化投喂系统运行参数、精准拌药投喂工艺及水质在线监测等现代化养殖环节,实现课堂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与驻场技术专家的交流中,双方聚焦当前对虾养殖中虹彩病毒防控、水质调控等产业痛点,专家结合数十年实践经验传授实战技巧,队员们则从分子生物学、饲料营养等专业视角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智慧碰撞。
团队负责人与漳浦对虾科技小院负责人合影留念
▲图为技术专家讲解饲料搅拌
“饲尔无疫”实践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科技小院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与课题研究,同时推动企业成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这种“高校智力下沉+产业需求上达”的双向赋能模式,正成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范式。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饲尔无疫”实践队以科技为笔、以实践为墨,在漳州水产养殖池塘边书写着青年担当。从实验室到养殖塘的距离,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科研价值向产业价值的转化之旅。当高校智慧与乡土实践深度融合,一幅水产振兴、农民增收的乡村发展新图景正在闽南海滨徐徐展开。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