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裹挟着热忱与期待,为乡村科学教育送来源源活力。7月2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移动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再度发力,于辉县市洪洲乡中心学校续写三下乡实践精彩篇章,以创新科普活动为乡村科学教育持续赋能。
在洪洲乡中心学校,科普活动双线并行,绽放别样精彩。科学家精神宣讲现场,团队成员化身“故事使者”,将钱伟长“以教育兴国”的矢志不渝、钱学森“两弹一星”的传奇征程娓娓道来,鲜活事迹如磁石般吸引学生,在他们心中种下崇尚科学、报效家国的种子。与此同时,另一间教室变身“魔法实验室”,“会跳舞的铁屑”揭示磁场奥秘,“消失的硬币”演绎光的折射,妙趣横生的实验让孩子们惊呼连连,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科学魅力。
孩子们手持探索的“钥匙”,穿梭于不同科普场景,亲手组装实验装置、调试科普仪器,眼神中满是对科学的好奇与渴望。活动间隙,团队与学校教师展开深度对话,精准聚焦乡村科学教育师资短缺、教具不足、课程单一等现实困境,为后续靶向帮扶积累详实数据。
这场持续升温的科普行动,是物理学院深耕乡村教育的有力注脚。以知识为舟,以实践为桨,团队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更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长效帮扶路径。未来,他们将持续深耕,让科学之花在乡野大地绚丽绽放,为乡村学子铺就更广阔的科学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丽婷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