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学子三下乡:青春献艺,共筑非遗梦

发布时间:2024-08-04 15: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闻梦涵 尹龙辉 游昕雨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闻梦涵 尹龙辉 游昕雨)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夏日,南宁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校师生的热切期盼中正式拉开帷幕。“沧海拾遗”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作为三下乡团队代表之一出席了激动人心的动员大会,慷慨激昂的进行了宣誓。动员大会上,校领导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阐述了“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领导的讲话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每一位队员的心田,也为同学们即将踏上的征程注入了无限的动力与信心。相信同学们定能不负韶华,书写属于青春华彩篇章。

图为团队负责人作为三下乡代表进行授旗仪式 游昕雨 供图

出发前的日子里,“沧海拾遗”团队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从活动策划到物资筹备,从安全培训到团队建设,每一个细节都尽心尽力。为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队员们特别设计了一个温馨而富有意义的仪式——在队旗上印上手印。这不仅是对团队精神的象征性表达,更是每位队员对活动承诺的庄严宣誓。当那面承载着队员们共同心愿与梦想的队旗缓缓展开时,仿佛看到了即将在北海那片热土上绽放的青春之花。

抵达北海后,队员们第一时间与当地团委进行了深入对接。在交流会上,团队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及预期成果,得到了当地团委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双方就如何更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他们深知,只有深入了解当地需求,才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真正为非遗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与北海市银海区团委副书记就实践内容展开讨论 黄泳 供图

次日,成员们参观贝雕博物馆,感受艺术魅力。队伍造访了北海贝雕博物馆,这座国家AAAA级博物馆以贝雕艺术为主题,生动地向参观者展示了贝雕技艺的历史沿革、保护现状和传承情况。一踏入这座以集中展示贝雕技艺为主题的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被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贝雕艺术品深深吸引。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多媒体以及实体展示等形式,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贝雕作品映入眼帘,从威严的神女像到细腻的百鸟扫巢图,再到生机勃勃的春华秋实图,每一件都令人叹为观止,深刻展现了北海贝雕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为博物馆讲解员向团队成员们介绍贝雕展品 闻梦涵 供图

在博物馆的引荐下,他们有幸与北海贝雕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与学习。传承人们不仅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贝雕制作的复杂工艺,包括选材、设计、切割、雕刻、打磨、镶嵌等多个环节,还现场演示了部分制作流程,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精湛与魅力。切实体会到了这项传统传承技艺的不易。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入对话,队员们了解到非遗传承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如技艺传承的断层、原材料的稀缺、市场需求的萎缩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图为团队成员们拜访非遗传承人学习贝雕技术 闻梦涵 供图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北海贝雕在民间的传承状况,队伍深入社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深入社区调研,倾听民众心声。通过发放问卷、访谈居民、实地考察等方式,他们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北海贝雕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传承与发展确实面临着诸多挑战。居民们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同时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让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次日,队员们深入北海市各大珍珠市场,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旨在挖掘贝雕艺术的现状与潜力,为这一古老技艺注入新的活力。实践队成员们穿梭于繁忙的珍珠摊位之间,与商贩们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贝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销售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商贩们纷纷表示,尽管贝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但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实践队认真记录了商贩们的意见与建议,为后续的调研分析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对话珍珠市场商家 闻梦涵 供图

面对非遗传承的困境,队伍成员们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之路,旨在为北海贝雕这一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他们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方案。他们建议商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贝雕产品,如融入时尚元素的贝雕饰品、结合科技手段的互动体验装置等,以拓宽市场受众。基于调研结果,实践队为商家们提供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如将贝雕元素融入现代家居用品设计、开展贝雕技艺培训等。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北海贝雕的市场竞争力,更能够激发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同时,实践队还提出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推广的策略,帮助商家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这些建议得到了商家们的积极响应,双方就进一步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图为贝雕工作室内的精美展品 闻梦涵 供图

为了进一步推动贝雕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实践队还专程探访了当地及周边的文创展会,与策展人进行了深入沟通。他们详细介绍了北海贝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传承现状,并展示了实践队收集的珍贵贝雕展品资源。通过此次交流,双方就未来共同举办贝雕主题展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旨在通过展会这一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北海贝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队还来到了社区活动中心,为社区的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贝雕传统文化介绍会。通过生动的讲解、精美的贝雕展品展示以及互动问答环节,实践队员们不仅让青少年们了解了贝雕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艺术价值,还深入探讨了贝雕文化的保护现状与挑战。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贝雕的魅力,实践队还精心准备了文创产品发放,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中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保护非遗、传承文化的种子。

图为队员们和社区青少年的合照 覃南锟 供图

随后,实践队将目光投向了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大学生。他们举办了一场面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宣讲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业理念巧妙结合。宣讲会上,实践队员们分享了北海贝雕非遗传承的实践经验与成功案例,鼓励大学生们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新创业项目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通过案例分析、思维碰撞等环节,大学生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负责人对其他院校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暨电商直播培训 覃南锟 供图

此次北海贝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文化创新与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实践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护非遗,人人有责”的理念,为北海贝雕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携手商家、策展人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书写北海贝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不仅加深了青少年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更激发了他们保护非遗、传承文化的热情与责任感。实践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未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古老的贝雕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闻梦涵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闻梦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