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微光童行”实践团队赴徐州解锁非遗香包的中医药智慧

发布时间:2025-09-01 16: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晔   阅读 4.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9月1日讯(通讯员 王晔、张梦梦)826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微光童行”志愿服务实践团队走进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探访王秀英非遗香包工作室,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马庄香包的魅力,深挖其承载的乡村中医药文化。

一囊藏百草:香包是中医药与民俗融合的鲜活见证

工作室中,中草药香气萦绕,展柜内“真棒”(针棒)、莲花葫芦等香包,是中医药与民俗融合的鲜活载体。王秀英奶奶介绍,马庄香包溯源汉代,最初是乡村先民装祛疫辟邪中草药的民俗物件,传承至今仍以“中医药为核、传统工序为技”,精选艾叶、丁香、藿香等乡村道地药材按古方配比,用透气棉麻面料保障药效挥发,经刺绣制成“天然养生袋”。2009年,承载乡村中医药记忆的马庄香包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尖传技艺:学做“针棒”香包,触摸中医药根脉

现场教学环节,王秀英奶奶带领团队成员缝制“针棒”香包。这款“非遗+乡村中医药”的“针棒”香包,曾获习近平总书记肯定。2017年12月12日,总书记考察马庄时,很欣赏非遗香包手艺,自掏腰包购买“针棒”香包,为香包“捧场”。这一认可,不仅让马庄香包名气大增,更推动马庄进一步升级香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王秀英奶奶深情讲述了“用鸡蛋换针、缝包护针”的乡村往事,随后又详详细讲解了药材功效:“艾叶祛湿散寒,丁香理气醒神,都是咱乡村里常用的养生药材,夏天戴着能防蚊、提精神。”从药材筛选到填充量把控,每一步指导都围绕“中医药效用”展开,团队成员在穿针引线间,既触摸非遗技艺,更体会到中医药文化根脉。

微光聚星火:明晰“医脉乡传”路径,注入青春动能

在这段的温暖旅途中,“微光童行”团队以指尖轻触传统香包的文化肌理,在一针一线的编织中,不仅邂逅了非遗技艺的灵动之美,更解锁了“医脉乡传”的创新实践密码。作为以青春力量守护乡土文明的志愿团队,她们将化身文化信使,用脚步丈量乡村中医药的千年脉络,用故事传递本草香囊里的生命智慧。

未来,她们会持续深耕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以青年视角讲好乡村中医药故事,让传统智慧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为“医脉乡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星火,让文化微光点亮更多人的心灵原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