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1日讯(通讯员 刘欣怡) 荆州区八岭山镇的爱心托管班,近期因荆州职院“3He”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队所开展的“家乡小导游”主题活动热闹起来。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化身“小小导游”,从家门口的风景开始,一路走进荆州博物馆,用童稚的视角串联起家乡的美景与文物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故土的亲近与自豪。
家门口的八岭山,草木间藏着岁月印记
“小小导游”们的第一站,是每日相伴的八岭山。这里不仅有茂密的树林、路边的野花与奇形怪状的树叶,更藏着厚重的历史。作为当地有名的古墓群,山间散落的石碑刻着几百年前的字迹,像一封封来自远古的信笺;参天的古树如同沉默的守护者,静静矗立,见证着岁月流转。孩子们将这些发现记在“导游小本本”上,有对石碑的描摹,有对树叶形状的标注,把家乡的自然与历史悄然印在心里。
▲图为志愿者在给孩子们讲解辽王墓景区
荆州古城墙,老砖上的时光密码
离开八岭山,“小小导游”们来到荆州古城墙下。高大的城墙由一块块老砖堆砌而成,粗糙的砖面上,模糊的刻痕隐约可见——那是古代工匠留下的印记,如同给城墙盖了“质量印章”。孩子们伸手触摸这些历经岁月的砖块,感受着与八岭山石碑相似的历史厚重感,默默在本子上记下“古城墙——有工匠印记的老砖头”,将这份属于家乡的坚固与传承悄悄珍藏。
▲图为志愿者在给孩子们讲解荆州古城文化
博物馆里的文物,与家乡的奇妙联结
最后一站是荆州博物馆,展柜里的文物让“小小导游”们目光发亮。玉覆面由多片玉石拼接而成,作为古代的丧葬用品,蕴含着“守护”的寓意,恰如八岭山的树木守护古墓、古城墙守护家园;虎座凤鸟悬鼓造型独特,老虎底座象征力量,凤鸟衔着鼓架寓意吉祥,战国时期的“音乐支架”仿佛带着八岭山的灵气,让人想象出古人击鼓欢歌的热闹场景;越王勾践剑在荆州出土,历经千年仍光亮锋利,像一件藏着魔法的宝物,让孩子们为家乡的“宝藏”心生骄傲;铜编钟则如同古代的“乐队”,按下互动按钮,清脆的声响仿佛穿越时空,让人联想到家乡往昔的欢庆时光。
▲图为小朋友在课堂上画编钟的过程
▲图为小朋友们上台展示自己画好的编钟
这个夏天,“3He”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八岭山爱心托管班的“小小导游”们,从家门口的山林到古城墙,再到博物馆的文物,一步步读懂了家乡的故事。没有刻意的讲解,却在所见所感中,让家乡的模样愈发鲜活——这份根植于故土的认知与热爱,便是“小小导游”们最动人的表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尚雨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