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舒贻 董梓晗 文语溪)为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小达人”科普课堂与“创意无限”手工废物改造活动于2025年7月14日在塱头村的一处祠堂欢乐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培正学院“羽翼”社会实践团和炭步镇社工站精心策划组织,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和家长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趣味十足。
寓教于乐,垃圾分类知识”活“起来
活动伊始,将资料准备充分的环保志愿者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科普讲座。不同于枯燥的讲解,课堂采用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趣味手工与PPT和互动问答与分类游戏。
通过PPT展示垃圾对古建筑环境的危害,并以志愿者精心制作的手工模拟“可回收宝库”“有害警报器”等四类垃圾桶,引导孩子辨析荔枝壳、旧瓷碗等岭南生活常见废弃物,瞬间抓住了小朋友们的眼球,让孩子们更好分辨复杂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别。
在互动问答与分类游戏环节中“这个塑料瓶应该扔进哪个颜色的桶?”、“用完的电池属于哪一类?”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在轻松愉快的问答中巩固了知识,在实践中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图为“羽翼”社会实践团成员垃圾分类小课堂
▲图为活动现场照片
变废为宝,巧手点燃创意火花
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后,活动进入了更令人期待的环节——“创意无限”手工废物改造。小朋友们将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利用家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发挥想象力,亲手制作实用或美观的小物件。
洗净的塑料瓶、用过的卷纸等,这些原本可能被丢弃的“废品”,此刻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宝贝”。 在志愿者和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灵巧的小手将塑料瓶变成一个个巧妙有趣的玩意,孩子们在亲手参与装饰和完成最后步骤后,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场充满了专注的神情和成功的喜悦。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专注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看着自己手中的“废品”焕发新生,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或“实用品”,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的环保种子,深深埋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图为活动现场照片▲图为小朋友作品照片
播种绿色未来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更将环保的理念带回了家。“羽翼”社会实践团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我们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绿色环保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一个孩子可以带动一个家庭,无数个家庭就能汇聚成推动社会环保进步的强大力量。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环保主题活动。”
本次“垃圾分类小达人”科普与手工活动圆满结束,但环保的行动永不止步。孩子们用小手拉起了环保的大手,用创意点亮了资源再生的可能,为构建更清洁、更美丽的家园贡献了充满希望的童真力量。
撰文 | 张舒贻 董梓晗 文语溪
审核 | 赖建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舒贻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