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就业路 校企共绘新蓝图 —— 成都理工大学“青振乡企”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30 21: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亚慧 周天蓓 罗嘉 高桂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2025年8月28号讯(通讯员王亚慧 周天蓓 罗嘉 高桂)2025年8月28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乡约青春,企划未来”实践团先后赴高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与四川新丝路丝绸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学习与文化探访活动,在实践中汲取成长力量。

为深化就业服务领域经验共享,精准对接地方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乡约青春,企划未来”社会实践团走进高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围绕“优化就业服务、赋能青年发展”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双方通过案例分享、问题研讨、资源对接等形式,就简历优化指导、实习岗位供需匹配、青年就业观念引导等核心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为推动校地就业服务协同创新注入新动能。

▲(图为副主任蒋雪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交流 许建乐 杨泽屹供图)

交流中,高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结合一线服务经验,针对来访团队提出的重点问题逐一解答。在“简历标准”方面,工作人员指出,HR筛选简历时首要关注专业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建议求职者突出学历、实习经历、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的关联性,避免信息冗余;针对“面试关注点”,明确HR优先考察求职者的职业素养、岗位适配能力及沟通表达力,尤其是过往经历中体现的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实习岗位能否增多”的诉求,高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表示,将持续联动辖区企业挖掘优质实习资源,建立“企业需求+人才供给”对接机制。同时,我校鼓励加强校企合作,邀请高县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莅临我校,招收优质生源,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搭建更多平台。

随后,实践团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踏上了前往四川新丝路丝绸有限公司的探秘之旅。这不仅是一场对丝绸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与非遗技艺的亲密接触,旨在让当代大学生感受丝绸文化的魅力,领悟非遗传承的时代意义。

当实践团的车辆缓缓驶入公司所在园区,葱郁的桑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学子们的到来。踏入公司大门,蚕桑文化馆便如一座知识宝库,等待着众人开启。馆内,丰富的展品错落陈列,从古老的养蚕工具到珍贵的丝绸文物,从传统的织机模型到记录丝绸发展历程的图文展板,每一件都承载着千年丝绸文化的厚重底蕴。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讲解 许建乐 杨泽屹供图)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丝绸之路的辉煌时代。从古代蜀地先民开创养蚕缫丝技艺,到丝绸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再到四川新丝路丝绸有限公司在现代丝绸产业的创新发展,每一段历史都鲜活而生动。大家被一幅幅精美的丝绸画卷吸引,驻足欣赏那些细腻的纹理和绚丽的色彩,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巧思。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讲解员活动结束后合照  许建乐 杨泽屹供图)

从就业服务的“精准对接”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乡约青春,企划未来”实践团以专业所长回应地方需求,用青春脚步丈量发展脉搏。这场校地协同的“双向奔赴”,不仅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