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生态、赋乡村!华清学子巡山助羽践行动

发布时间:2025-08-20 01: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任博栋 赵雨欣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任博栋 赵雨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建的 “珍护野生飞羽・共筑生态和谐” 乡村振兴实践团,已奔赴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开展实践工作。

据了解,该林场总面积为 37163 公顷,下设四大中心管护站,各站围绕不同重点开展生态管理工作:东楼中心管护站闻仙沟管护站四周竹林环绕,红嘴蓝鹊常集群栖息的地方;西楼中心管护站坐拥茂密森林,其下属的马岔管护站附近村落,需协调农事防火与林地纠纷问题,科技监测手段在此区域作用非常明显;田峪中心管护站凭借77.2%的森林覆盖率,成为水源涵养的核心区域;大曲中心管护站则因景点密集,在防火与植被保护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察东楼中心管护站实践团深入竹林展开调研,发现地面有部分垃圾堆积现象,同时部分竹子出现侧枝丛生、叶片失水等生长问题。实践团迅速对这些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第一时间向林场提交问题报告,协助林场提出计划并做出针对性措施。

图为实践团成员记录管护站竹子生长情况西楼中心管护站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系统完善。实践团成员协助工作人员,利用红外相机和动物音频监测设备追踪到野生鸟类,红外相机设备捕捉到红嘴蓝鹊,长尾突出、羽色鲜艳。音频设备收录到野生鸟类的叫声并上传至服务器予以分析。这些科技手段让鸟类观测更精准,为鸟类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西楼管护站发现的鸟类山林间环境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而鸟类的繁盛也证实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实践团通过观测与宣传,将科技监测成果转化为科普素材,使后期生态保护理念在乡村扎根,并提供科学且有指导性的支撑。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西楼管护站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博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