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队成员首站前往了太原的科技教育基地。在太原十二中,团队成员们被琳琅满目的学生成果所吸引:精巧的木艺模型、翱翔蓝天的航模、蓄势待发的竞赛小车。他们深入“First机器人挑战赛(FRC)”的备战基地,详细了解了FRC的赛事规则、团队构成和紧张的训练日常。这份投入与激情,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竞赛对青少年综合能力的锤炼。紧接着,团队探访了米德艾瑞赛事训练基地。这里聚焦于更面向青少年的WRO(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和“多罗机器人”项目。队员们认真聆听教练讲解规则,仔细观察机器人功能的实现与编程技巧的精妙。他们抓住机会积极提问,与基地教练深入交流。此行不仅让团队对青少年科技竞赛生态有了切身体会,更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科技竞赛是青少年学习知识、锻炼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绝佳平台,是孕育未来科技创新种子的沃土。▲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太原十二中、米得艾瑞基地参观
带着调研的收获与思考,团队迅速转换角色,投入到山西省多项青少年机器人赛事(如省中小学机器人比赛、乐高机器人比赛)的志愿服务中。他们的身影活跃在赛场的各个角落:一丝不苟地进行设备调试,确保每一台机器人处于最佳状态;高效有序地组织赛事流程,维持现场秩序;随时待命提供技术支持,解决选手们的突发问题。从赛前紧张细致的筹备,到赛中一刻不停的忙碌,再到赛后认真负责的收尾,团队成员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坚守岗位。这份付出保障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更让他们动容的,是在服务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参赛小选手们对科技创新的纯粹热爱与专注投入。孩子们调试机器人时紧锁的眉头、成功完成任务时绽放的笑颜、团队协作时的默契交流,都深深感染着实践队员,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为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涌现出来,为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图为实践团队在山西省第二届科技嘉年华做志愿活动的场景
实践的核心,是将科技的火种直接传递给更广阔的青少年群体。团队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了山西省少年宫和太谷县星光学校。在山西省少年宫,他们针对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精心准备了易于理解的机器人科普小课堂及编程知识讲解,通过实践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太谷星光学校,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科教活动,每天为学生们带来不同主题的课程。成员们结合红色机械发展史,向学生们生动讲述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艰苦岁月中坚守初心、勇攀科技高峰的红色故事,使学生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课程内容涵盖了从“两弹一星”历史到现代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既丰富多样又紧密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团队成员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并积极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这四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系统掌握了科技知识,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图为实践团队在少年宫、太谷星光学校支教宣讲的画面
从赛场调研汲取经验,到赛事服务守护梦想,再到支教课堂播种希望,红色机械薪火传实践团队的每一步,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的主题。他们不仅将科技知识带给了山西的青少年,更将红色基因中蕴含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与创新意识融入其中。汗水浇灌出温馨的回忆,而这份融合了红色底蕴与科技力量的薪火,必将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持续燃烧,照亮他们探索未知、创新未来的道路。▲图为机械青年说宣讲团实践活动的合照
通讯员:王浩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佳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