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0 22: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玉江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田玉江)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中华多元文化的认知与认同,2025年7月3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于近日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田楼镇长茂博雅教育机构,开展了一场以“传承民族文化,共筑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壮族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沉浸式体验教学,让乡村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志愿队成员们通过双语教学、互动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们普及壮族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图为志愿者正在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 王倩供图

活动筹备阶段,志愿队与当地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针对乡村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精心设计了"看、听、说、动"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团队成员为此次活动特别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并准备了壮族服饰图片等实物教具,力求为学生带来生动立体的文化体验。

▲图为志愿者正在展示壮族服饰图片 王倩供图

活动伊始,志愿队成员以壮族服饰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细致的讲解,向学生们介绍了壮族的文化特色。学生们对壮族服饰的独特设计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提问关于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随后,志愿者们通过双语教学,教授学生们简单的壮语日常用语,如“你好”“多谢”“再见”等,并配以相应的手势动作。学生们积极参与跟读和模仿,课堂氛围热烈。为巩固学习成果,志愿队还设计了双语互动游戏,通过“我说你做”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壮语的理解和记忆。

▲图为志愿者正在进行双语教学 王倩供图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课堂上,他们踊跃跟读壮语、模仿手势动作;课后,不少学生主动向志愿者询问更多关于壮族文化的知识,表现出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强烈兴趣。此外,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开始思考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原因,萌发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初步认知。双语游戏环节更是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后校园中不时能听到学生们用刚学会的壮语互相问候,整体氛围更加活跃。

▲图为学生正在互动 王倩供图

然而,活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学生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储备较为薄弱,仅能简单列举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名称,对其具体分布、传统节日和习俗等缺乏深入了解。其次,教育机构的实践资源有限,缺乏真实的少数民族服饰、乐器等教具,以及标准的语言发音音频,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受较为单薄。此外,课堂互动中,活泼的学生表现积极,而内向的学生则较少有机会单独展示,参与度存在不均衡现象。

下午,实践接近尾声,志愿队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壮族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学生们也对未来的活动提出了期待,希望志愿者能带来更多形式的互动体验,如民族舞蹈、手工制作等。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们合照 王倩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打开了了解民族文化的新窗口,也为志愿队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红石榴志愿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了青春力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通过更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助力青少年成长为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怀的新时代接班人。(撰稿:丁力 图片:王倩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玉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