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8 月 20 日讯(通讯员 赵海缘 陈桂君)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引职途” 实践团以 “青创” 创新创业专题实践为契机,为破解当今化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题深入企业、校园与政府部门,通过实地调研与数字化创新,探索就业服务新模式。实践团于 2025 年 7月10日-8月10日以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实践地,联动山东振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启 “就业服务攻坚” 实践之旅。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引职途” 实践团由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 名本科生组成,配备 3 名指导教师与 2 名随团教师,形成 “专业指导 + 跨学科执行” 的团队架构。调研小组深耕一线信息收集,技术小组专注数字化工具开发,分析小组负责数据梳理与报告撰写,后勤小组保障实践安全与顺畅推进。团队以 “多维度调研 + 数字化创新” 为抓手,在企业一线、校园课堂与政府岗位间搭建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明晰职业方向,为化工行业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成员系统学习化工行业政策、企业岗位设置与 Python 编程知识,整理近 5 年化学类专业就业数据,形成《行业基础信息手册》;与山东振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敲定线下实习方案,与政府相关部门实行调研实习机制;设计《化学类本科生求职意向问卷》《企业岗位需求调研提纲》,为精准调研埋下伏笔。
在校园调研中,团队走进青岛大学等高校化学实验室,与 50 余名毕业生深度交流。“不知道哪些岗位适合自己”“企业招聘要求太模糊”“简历投了没回音”…… 这些高频反馈,让团队更坚定了开发 “就业导航” 工具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毕业生就业情况。
7 月中旬,实践团赴山东振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线下实习。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成员们深入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实地观察 PVC 稳定剂配制、压片测耐热等核心工艺,记录 “研发岗需掌握的 3 项核心技能”“生产管理岗的 5 项能力要求” 等一手信息。通过与人力资源主管座谈,团队梳理出 “企业最看重的应届生素质”—— 专业匹配度(占比 42%)、实践经历(28%)、创新思维(21%),为后续小程序开发提供关键依据。
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企业进行工作体验。
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企业进行工作体验。
团队成员代表参与相关地区政府部门“青鸟计划”中有关 “青年就业服务岗” 实习工作,协助整理《化工行业人才扶持政策汇编》,在实习中了解到 “新材料领域人才引进补贴”“应届生就业见习计划” 等利好政策,为小程序融入 “政策解读” 模块提供灵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青年计划进行政府工作体验。
基于调研收集的 1000 + 条数据,技术小组昼夜攻坚,运用 Python 语言开发 “化途导航” 小程序。目前已完成三大核心模块:
岗位信息库:整合 15 + 化工企业、10 + 高校教职岗、10 + 政府技术岗的招聘要求与发展路径;
职业测评:通过多道专业题生成 “技能匹配报告”,精准推荐适合岗位;
求职工具箱:包含简历模板、面试常见问题解析、行业政策速递等实用内容。
图为小程序页面
从实验室到企业车间,从数据表格到代码程序,实践团用脚步丈量就业市场,用智慧搭建服务桥梁。“‘三下乡’的意义,正在于让青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成长,让知识在服务社会中发光。” 未来,“化引职途” 实践团将继续深耕就业服务,让更多化学类学子在青春赛道上,奋斗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欣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