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粟盈晓、孙俊格)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沂蒙薪火”实践队踏上了山东沂南县这片被热血浸润的土地。在红嫂家乡旅游区,实践队员们回溯了烽火岁月中“红嫂精神”的磅礴伟力,敏锐捕捉着新时代下这股红色激流奔涌向前的创新脉搏。
历史深处:岁月凝眸,精神如炬
跟随讲解员沉静而饱含深情的讲述,实践队首先步入红嫂革命纪念馆的时光长廊。这里并非冰冷的展陈,而是沂蒙女性以生命书写的民族大义史诗。在明德英展室,队员们凝视着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无声壮举,这超越生理极限的奉献是刻在民族血脉里的至善;王换于展室中,“沂蒙母亲”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革命后代的坚韧与慈爱,教育着后世子孙。步入百位红嫂纪念展厅,墙壁上镌刻的百位红嫂名录与事迹汇成一片不朽的星河,启明前行的道路。
情境再现:小院方寸,穿越烽烟
历史的回响并未止步于展厅。实践队沉浸式体验了景区精心打造的实景小院演出。《妇救会》里,队员们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目睹红嫂们如何夜以继日赶制军鞋、筹集军粮,成为前线最坚实的后盾;《识字班》中,简陋的课堂传递着知识改变命运、妇女觉醒求解放的渴望。演员们真挚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将实践队拉进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使队员们真切理解了为什么人民选择了党,党也永远依靠着人民。
融媒探路:指尖传播,薪火新途
如何在信息时代让红嫂故事触达更广阔人群?带着此问,实践队聚焦景区的文化传播新探索,与演出人员及管理者进行了深入访谈。当问及主要游客群体时,工作人员坦言:“目前以老年团和家庭亲子团为主。”这反映了红色文化传承中亟需拓展年轻受众的现实挑战。谈及短视频这一新阵地,景区展现了积极拥抱的姿态:“目前高度关注短视频传播,但主动传播仍主要依靠政府和传统电台报道。”为破局,景区正尝试借力网络热度——“已主动邀请如‘普陀山小帅’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正能量网络达人实地探访、创作内容,借助其平台影响力扩大红嫂文化的声量。”对于未来规划,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景区管理层已将短视频内容创作列为重点战略方向,正积极筹划系统部署,期待产出更符合网络传播规律、吸引群众的优质内容。”这种积极拥抱新技术、主动寻求与网络生态融合的姿态,让实践队看到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无限可能。
青春誓言:赓续血脉,奋楫时代
从纪念馆的庄严肃穆到小院演出的生动沉浸,再到对融媒体传播前沿的敏锐洞察,此次沂南之行对“沂蒙薪火”实践队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与时代课题的直面。队员们触摸到的,是红嫂精神永不褪色的内核——那是对家国的赤诚、对信仰的坚守、对人民的大爱。而在景区探索短视频传播的尝试中,他们更看到了这份精神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实践队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的传承,既要敬畏历史的厚重,也要敢于运用时代的语言。让红嫂故事在“云端”焕发新魅力,是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机遇。
通讯员 粟盈晓 孙俊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俊格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