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拆解”到“法律防身”:技工学校课堂里的青春反诈课

发布时间:2025-08-16 08: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闫浩宇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 (通讯员 闫浩宇)近日河北传媒学院艺术体育学院蒲公英志愿小分队——律动青年队联合石家庄栾城分局反诈民警,走进河北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共同开展以“反诈护航青春,普法守护成长”为主题的电信诈骗专项宣传实践活动,为学子送上实用的反诈“防身术”。

图为小队成员合影

活动伊始,“律动青年队”的志愿者们聚焦电信诈骗主题,结合学生群体易接触的网络环境,从电信诈骗常见套路、如何应对骗局等方面展开“冒充客服退款”“游戏账号交易诈骗”“冒充老师或家长索要费用”“刷单返利”等高发电信诈骗案例的解析与防范要点讲解,要做到“陌生链接不点,验证码不泄,陌生转账不汇——守住这三点,骗子难下手!”

图为志愿者上台解读

随后,反诈民警接续开展法律解读,与志愿者的电信诈骗宣传形成深度联动。反诈民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条款,明确电信诈骗的法律界定与后果。针对“网络刷单”案例,民警强调“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参与即需承担法律责任”;针对“冒充身份诈骗”案例,详细说明诈骗分子可能涉及的“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以及不同涉案金额对应的量刑标准。同时,反诈民警重点讲解了未成年人遭遇电信诈骗后的维权流程,包括如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如何留存通话记录和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让学生们在了解诈骗套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法律边界与求助路径。

图为当地民警进行法律解读

此次电信诈骗专项宣传实践活动通过“志愿者案例解析+民警法律解读+互动实践体验”的模式,精准聚焦电信诈骗,将具体案例与法律知识紧密结合,让防骗技巧和法治意识更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学生们把重要的知识点记在了笔记本上,且纷纷表示,志愿者讲解的电信诈骗案例贴近日常,反诈民警的法律解读与案例清晰实用,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和规避电信诈骗,更明白了法律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作用。活动结束后,河北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老师感慨:“这样的专项宣传针对性强,真正让学生对电信诈骗有了‘看得见、记得住、用得上’的防范认知。”

图为小队与当地民警合影

这场反诈宣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青春的接力。当00后志愿者用同龄人的语言拆解套路,当民警用法律武器筑牢防线,反诈路上,青春力量正以最鲜活的方式,守护者更多人的安全。 蒲公英志愿小分队“律动青年队”将持续聚焦法治宣传,让青春力量在法治宣传的道路上持续发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闫浩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0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