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同心黔行”社会实践队来到红色遵义,在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花茂村开展研学活动,构建起“理论筑基、现场体悟、田野解码、思想碰撞、心灵升华”五维育人链条,于红色足迹中淬炼信仰之魂,在时代现场里汲取奋进之力。
理论筑基:溯源历史,感悟真理光芒
为确保实践队成员“有所得,有所感,有所获”,出发遵义前,在带队教师指导下,团队成员围绕“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等主题开展专题学习。通过研读《红军长征贵州史话》《遵义三日》《伟大转折—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寻访伟大转折地——中央红军在遵义故事集》等史料,观看《伟大转折》纪录片,队员们系统掌握了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深刻理解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会议精髓。
现场淬炼:圣地寻踪,足迹丈量信仰
在遵义会议会址,全体成员驻足于复原的会议室场景前,聆听实践队朱倩老师讲解1935年1月那场持续三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会议纠正“左”倾军事错误、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在红军山烈士陵园,全体成员沿着316级石阶登上红军山,在纪念碑前敬献花束。在邓萍烈士墓和“红军卫生员铜像”前,团队付育蕾老师为全体成员讲述了“红军菩萨”为百姓治病殉难的军民情深的故事。
田野解码:行走阡陌间,共绘振兴图
走进花茂村,实践团成员化身“乡村振兴观察员”,以“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调研主题,解码花茂村从“荒茅田”到“幸福村”、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特色工坊,开展“知食有我 共护粮安——粮食安全宣传活动”,细致调研花茂村依托红色文化、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迈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总结出该村“红色文化引领+绿色产业支撑+非遗活化传承”的发展路径。
思想交锋:围坐畅谈,碰撞思想火花
实践期间,团队每天晚上召开专题研讨,做到“当日调研,当晚总结,当天思考”。研讨会上,团队以“红色精神照前路,青春聚力助振兴”为主题展开研讨。成员结合所见所闻,分享重走长征路的体悟与感受,探讨食品专业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切入点。思想交锋中,科技助农、文化兴农的行动路径越发明晰,青年担当在讨论中淬炼升华。
心灵升华:勇担使命,淬炼青春本色
红色遵义之旅,锤炼了意志,升华了认识。实践团队成员潘明雪表示:“在遵义会议会址,明白了“道路决定命运”;在红军山,懂得了“初心源于人民”。作为食品工程相关专业学子,要将“小我”融入服务地方经济与民生的“大我”,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贵州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团队朱倩老师总结道:“希望同学们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实践所得化为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同心黔行”社会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的研学活动,将前往苟坝会议会址、大发渠陈列馆、团结村等,持续打造“同心黔行”实践品牌,引导青年学子在行走中感悟初心,在奉献中成长成才。(朱倩、付育蕾、何志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