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科技大学“湘中文心・青涟筑梦”实践团在涟源市桥头河镇珠璜村开展“阳光课堂”系列活动,通过作业辅导、文化体验、科技启蒙及结业汇演等形式,精准对接当地留守儿童暑期需求,缓解“看护难”“教育缺”“安全忧”问题,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儿童成长添彩。
作业辅导解难题,精准帮扶暖童心
针对留守儿童暑期作业辅导资源不足的情况,实践团成员化身小老师,逐题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书桌前,志愿者俯身为小学生讲解数学公式,旁边的孩子捧着语文课本轻声朗读,遇到不懂的字词立刻举手询问。“大哥哥大姐姐讲得特别清楚,我暑假作业的难题都解决了!”一名小学生露出笑容。这项服务让在外务工的家长少了牵挂,也让孩子们的学习节奏不因假期中断。
诗词歌赋传文化,趣味教学启心智
“飞花令,‘月’字!”“床前明月光!”“明月几时有!”诗词大会现场,孩子们争相举手,清脆的应答声此起彼伏。志愿者结合诗句背后的历史故事,用动画短片辅助讲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英文歌教学环节,《Love story》的旋律响起,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分句学唱,配合手势记忆单词,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件有趣的事。”主讲志愿者钟乐怀说。
AI与火箭进课堂,科技点燃探索梦
创意课堂上,孩子们用彩笔描绘梦想,志愿者邱姣婷、赵波借助AI技术,将孩子们的画作转化为动态动画。“我的蝴蝶飞起来了!”看着屏幕中“活”起来的作品,一名小女孩拍手欢呼。
目光来到户外场地,水火箭制作如火如荼。志愿者陈飞宏、邓琳讲解完原理后,手把手教孩子们安装尾翼、固定瓶身。当“3、2、1”倒计时结束,水火箭呼啸升空,孩子们仰头欢呼:“我以后也要当科学家!”
结业汇演展成果,童心筑梦向未来
7月25日,桥头河镇农旅小镇报告厅内,“童心筑梦新时代,强国有我向未来”结业典礼暨文艺汇演如期举行。《强军战歌》的合唱声铿锵有力,舞蹈串烧活力四射又清雅动人。知识抢答环节,孩子们对防溺水、用电安全知识对答如流;朗诵《我有一束光》中,“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他们的血”的童声坚定有力;压轴的歌舞表演《感恩的心》则巧妙融合手语与书法艺术。孩子们以无声的手势传递感恩之情,志愿者现场挥毫泼墨,“感恩于心”、“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等饱含深意的主题词跃然纸上,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的深情对话。
汇演尾声,涟源市相关单位为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为留守儿童颁发纪念品,珠璜村接过实践团赠送的锦旗。“这些大学生让孩子有人管、有得学,我们放心多了。”村民的感谢道出心声。
实践团队长钟乐怀表示:“二十天的陪伴,我们不仅想解决孩子们的暑期难题,更想播下知识与梦想的种子。这是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教育的责任,也是我们与乡村儿童共同成长的旅程。”
二十天的阳光课堂,是一次青春与童心的温暖邂逅,更是一场知识传递与梦想启航的生动实践。“湘中文心·青涟筑梦”实践团的学子们,将脚步深深扎根乡土,把汗水挥洒在服务基层的广阔天地。他们用专业学识启迪智慧,用艺术魅力浸润心灵,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这份“青春”与“童心”的双向奔赴,如同盛夏里最璀璨的星光,必将照亮乡村孩子通往未来的梦想之路,汇聚成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文化繁荣的磅礴力量。
(通讯员:钟乐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钟乐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