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吴喜艳)近日,一群湛江科技学院学子组成了一支突击队,他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忱,踏上了“三下乡”的实践旅程。他们奔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走进苏城与茂德公文化景区,沉浸式探寻雷州悠久历史,亲身体验雷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深化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雷剧的历史演变:雷州书城所学
走进雷州书城,在雷州文献区,队员们仔细了解雷州的历史,仔细研究雷州话发音的独特之处,队员们围坐观看,从“雷州话咬字归韵”看到“雷剧源于民谣雷州歌”,再到背后“雷州半岛人民的好客热情”,一点点揭开雷州独特魅力。
图为队员与徐贤洋老师挑选书籍并学习雷州话教程
文化底蕴:一步一景皆入戏
离开书城后,来到茂德公。一进入茂德公,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搭建的雷剧台。这座雷剧台采用典型的雷派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沿着街道前行,能看到茂德公内的雷剧文化墙绘—以雷剧的经典剧目和角色为主题,色彩鲜艳,生动形象。
图为茂德公戏台与雷剧墙绘实拍
寻途所思:重振雷剧风采
地方特色文化与文旅的融并,带来了雷剧新的突破机会。茂德公经常举办雷剧文化节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有专业剧团的精彩演出,还有雷剧知识讲座、雷剧表演体验等环节,让游客们能够全方位地感受雷剧文化的魅力。在这里,雷剧不再是一种遥远的传统文化,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图为“田野回声”团队与徐贤洋老师共同走访了解茂德公
雷剧风华:雷剧艺术的鲜活
当茂德公的暮色渐浓,“三间五房”特色饭店的小戏剧舞台便成了最热闹的所在。每晚19:30,这里不仅有雷剧的婉转唱腔穿透夜色,更有满台流光溢彩的戏帽玉冠,为观者铺开一幅活色生香的雷州文化画卷。不必说飞檐斗拱的舞台透着雷派建筑的古朴韵味,单是演员们头上的行头就足够让人挪不开眼——精致的戏帽镶金缀银,玉冠上的珠翠随着身段流转轻轻摇曳,乌衣角色的素净帽饰透着朴实,骚旦的花钗玉冠藏着灵动,与生旦净末的经典扮相相映成趣。
图为“三房五间”及戏帽展品实拍
此次书城与茂德公的探寻之旅,本团队深刻感受到,人们对雷剧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雷剧作为雷州人民的文化瑰宝,需要众人共同去保护、传承和发展。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雷剧这朵艺术之花将开得更加绚烂多彩,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撰文 | 吴喜艳
图片 | 吴喜艳
一审 | 冼宇婷
二审 | 徐贤洋
终审 | 高开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喜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