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星燧传薪”社会实践团队(即“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走进都江堰市惠民社区,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精神科普宣讲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点亮科学梦想”为主题,通过生动讲解、互动体验和创意实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的光辉历史,感受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
图为“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现场图
活动伊始,“星燧传薪”团队成员以一段精心剪辑的历史影像拉开序幕。视频中,戈壁荒漠上蘑菇云升腾的壮阔场景,以及科研人员在简陋条件下埋头钻研的身影,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团队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什么是两弹一星”讲起,结合时间轴脉络,生动地讲述了我国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自主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辉煌历程。
“爷爷奶奶们没有先进的设备,为什么能造出原子弹呀?”面对孩子们天真的提问,宣讲员耐心解释道:“因为他们心中有国家,怀揣着‘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的坚定信念,并且拥有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针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宣讲员都一一耐心解答,使孩子们对“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图为宣讲员为孩子们答疑场景
宣讲员还为孩子们展示了“两弹一星”相关的丰富图片,涵盖从科研人员的手稿到成功发射的精彩瞬间,从科研基地的场景到“大国重器”的壮丽风采。每一张图片都记录着攻坚克难的艰辛历程。团队成员逐一介绍每张图片背后的感人故事,细致讲述科研工作者在研制过程中的无私奉献与不懈努力。孩子们专注聆听,不时在展板前驻足细观,眼神中流露出对科研工作者的深深敬佩。“星燧传薪”之名源自“星火燎原,燧火传薪”,寓意着以实践为火种,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辉。团队期望通过深入社区、贴近儿童的科普宣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图为宣讲员展示“两弹一星”图片场景
此次惠民社区宣讲活动,成为“星燧传薪”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的关键一站。通过青春活力与红色精神的交融,不仅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彰显了当代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肩负时代使命的青春风貌。接下来,团队将持续深入城乡社区及中小学,创新宣讲方式,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持久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