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携红色火种 踏遍多地播撒初心与暖意

发布时间:2025-08-06 16: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艺菡   阅读 61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百年风华·青春筑梦”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红色火种,足迹遍布新乡辉县市回龙村、松江小区、新乡医学院校园、新乡县一中及张庄新村等地,通过实地考察、文化宣讲、健康服务等多样形式,在探寻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为各地送去关怀与温暖,以青春行动播撒初心与暖意。

回龙村站:探寻绝壁天路奇迹,感悟回龙奋斗精神

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2025年7月2日,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三下乡“百年风华 青春逐梦”爱国实践一行十余人奔赴新乡辉县市回龙村,开展为期一天的革命精神考察活动。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心,通过沉浸式学习、深度访谈和实地走访,探寻回龙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在绝壁之上开辟“通天路”的奋斗历程,挖掘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党史宣讲注入鲜活力量。

刚抵达回龙村,实践团成员走进回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观看了专题纪录片《回龙村:绝壁天路的奇迹》。影片中,回龙村老支书张荣锁带领150名党员群众,腰系绳索、悬挂峭壁,仅凭钢钎、铁锤等简陋工具,历时3年零2个月,在海拔1500米的悬崖上凿出10公里“挂壁公路”的场景,让在场成员热泪盈眶。“我们这代人吃点苦,就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走回头路!”纪录片中老支书的话语,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专题纪录片《回龙村:绝壁天路的奇迹》。

紧接着,实践团前往回龙精神展览馆,近距离参观开山工具、手稿、照片等珍贵文物。布满裂痕的钢钎、磨损严重的安全帽、被汗水浸透的笔记本,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泛黄的村民联名请愿书、记录修路开支的账本,见证了党群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随后,实践团沿着蜿蜒的“回龙挂壁公路”进行考察。这条镶嵌在悬崖峭壁间的公路,由156个透光洞组成,洞内斑驳的凿痕、凹凸不平的路面,让人仿佛穿越回那段热火朝天的建设岁月。在“回龙精神纪念碑”前,团队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初心使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沿着蜿蜒的“回龙挂壁公路”进行考察。

此次考察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探寻之旅,更是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课。回龙村党员干部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开辟出希望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造福人民”的回龙精神。这种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生动缩影,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考察收获颇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宣讲素材,更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大家将把回龙精神融入到后续的党史宣讲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更多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团队也将持续关注回龙村的发展,助力当地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事业,让回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新乡县一中站:校园红色宣讲,厚植师生家国情怀

2025年6月28日,新乡县一中的校园里,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百年风华,青春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年风华 青春筑梦”爱国实践团宣讲团成员走上讲台,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堂既有思想深度,又满是实践温度的青春思政课。

活动一开始,实践团带着大家“溯红色,传星火,讲家国故事”,把焦点放在了红旗渠精神上。上世纪60年代,林县(现在的林州市)缺水严重,当地老百姓没被难住。他们拿着简单工具,苦干近十年,把1250座山头削平,开凿211个隧洞,架起152座渡槽,硬生生造出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这背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借着详实的史料和实地照片,在师生心里扎根,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先辈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接着进入“观成就,知优势,悟奋斗价值”环节,带领大家梳理党的百年奋斗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亡图存,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打基础,再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追梦想,清晰展现不同阶段的伟大成就,剖析制度优势和发展逻辑,带着师生从历史里感悟“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的道理。活动最后,“共互动,强信念,做栋梁之材”板块聚焦学生成长,分享课堂效率、错题整理这些学习细节的方法,把家国情怀变成具体的成长路,鼓励大家用行动去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师生讲述红旗渠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新乡县一中同学们的合照。

这次活动意义非凡。思想上,红色故事和奋斗历程让师生的家国情怀更浓了,红旗渠精神、党的百年奋斗精神成了青春成长的指引,把理想信念的根基筑牢。认知方面,梳理国家发展成就和优势,帮师生摸清国家发展的逻辑,民族自信、道路自信更足了,也明白个人和国家发展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实践上,学习方法和成长指引,给青春奋斗指了明路,让大家把爱国情、强国志变成实际行动,用青春去筑梦家国未来,实现“育人铸魂”和“实践成长”一起向前,为培养新时代能担当的栋梁添了把力 。

张庄村站:义诊结合红色宣讲,服务基层暖人心

2025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续写新篇之际,“百年风华·青春筑梦”爱国主义宣讲团来到渠东街道张庄新村、文化街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青春心向党,义诊三下乡”主题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百年风华·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全程参与,并邀请新乡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坐诊,在宣讲红色文化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带来医疗服务。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居民的合影。

活动伊始,新乡市中心医院的医生们坐在桌前,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悉心把脉。他们一边询问居民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一边根据脉象特点,结合中医理论分析病因,给出调理方案,还耐心讲解中医养生知识,如夏季如何防暑祛湿等。“百年风华・青春筑梦”爱国主义宣讲团的医学生们则忙碌地为居民量血压,仔细记录测量结果,对血压偏高的居民,及时提醒他们注意饮食、规律作息,并建议定期监测。宣讲团成员还创新宣讲形式,为居民们进行红色文化宣讲。三名退伍复学的医学生为大家带来原创朗诵《我和我的国防故事》,除此之外还通过播放红色纪录片片段、讲述本地革命先烈事迹等方式,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宣讲团成员与居民积极互动,有位老人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听党话、跟党走的经历,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此外,活动还设置了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将医疗常识与红色文化知识相结合,居民们踊跃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

图为实践团的三名退伍复学的同学为社区居民朗诵《我和我的国防故事》

此次活动是“百年风华・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邀请新乡市中心医院医生坐诊,有效整合了优质医疗资源,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健康需求,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宣讲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多样的形式和鲜活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居民心中,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活动也为社会实践团成员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让他们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深化了对“青春心向党”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此次活动实现了医疗服务与红色文化宣讲的有机结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社区的和谐发展,也为新时代开展三下乡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助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基层服务、传承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校园站:诗花传情续薪火,红色精神进校园

为深化红色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以创新性互动形式激发新乡医学院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主动探索热情,“百年风华,青春筑梦”三下乡团队于6月27日下午5:30在新乡医学院南校区五环广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薪火铭言·花语传心”校园站主题文化活动。

本次活动以“诗歌创作+鲜花兑换”为核心载体,依托五环广场的开阔场地优势,旨在通过兼具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形式,让红色精神以更贴近青年学生的方式实现传播与传承,同时借助剩余鲜花赠予社区的环节,构建从校园到社会的温暖传递链条,形成“文化认知—情感共鸣—社会实践”的完整价值闭环。活动前期,团队通过线上社交平台广泛转发活动通知,吸引新乡医学院学生自发参与活动。团队提前一周与学院及学校后勤部门沟通协调,成功申请五环广场作为活动场地,同步完成租借工作,为活动搭建基础功能区。物资筹备方面,团队成员通过当天线下采购挑选30朵新鲜鲜花,配套准备花束包装纸、彩色丝带等装饰材料,同时备齐便利贴3本、彩笔1盒、备用黑笔3支,确保活动物料充足且实用。

活动当天16时30分,团队成员抵达五环广场,分工开展场地布置工作:团队成员合力搭建帐篷、摆放桌椅,2名成员有序整理包装材料与文具用品。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实时检查鲜花状态,对枯萎或受损的花束及时进行更换补充,全程保障活动体验的流畅性与观赏性。活动结束后,全体成员协同完成场地清理工作,将活动产生的包装废纸、废笔芯等垃圾分类收集带离现场,并按约定时间归还租借的帐篷、桌椅等物资。针对剩余鲜花,团队前往周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院科室,将花束赠予老人与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将活动的温暖价值从校园延伸至社会场景,实现红色精神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传递。

图为同学们兑换花束的情景。

松江小区站:健康科普加爱国教育,关爱儿童促成长

2025年7月4日下午,第四临床学院暑期“三下乡”健康科普服务暨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在新乡市松江小区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第四临床学院老师、三下乡团队成员、医生以及松江小区居民(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共同参与,涵盖了健康科普与爱国教育等多项内容。

活动伊始,小区负责人介绍小区概况,学院老师阐述活动目的与服务内容,随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儿童被引领至小区活动室。在儿童专场活动中,红色教育主题活动通过短视频、图文展板讲解七七事变历史,志愿者分享抗日小英雄故事,还组织了抗战主题手工制作;互动趣味游戏包含趣味问答赢礼品、垃圾分类我最行、剪纸艺术水写字及制作小国旗、急救知识教学等环节;同时开展了儿童关怀活动和健康情况问卷调查。之后,社区儿童聚集到文化广场观看了志愿者带来的《入画江南》舞蹈、武术表演以及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最后,学院与小区代表总结活动成效,集体合影留念,志愿者完成物资清点与场地清理。

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一方面,在健康科普方面,通过趣味问答、急救知识教学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儿童的基础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健康情况问卷调查也为后续服务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结合七七事变88周年,通过红色教育主题活动,让儿童深入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了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同时,活动为医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促进了学院与社区的交流合作,为基层健康服务和爱国教育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艺菡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