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何睿)为响应国家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号召,广东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药星火” 突击队的 17 名中外师生整装出发,于 7 月 11 日至 16 日奔赴素有 “肉桂之乡” 美誉的罗定市榃滨镇。他们凭借双语优势与互联网传播手段,全力助推罗定肉桂走出乡村,向世界彰显南药的独特价值。
深入罗定产业链,找寻南药价值奥秘
抵达榃滨镇后,突击队目标清晰,即刻前往肉桂发源地 —— 肉桂主题公园。在共青团榃滨镇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张炜成的带领下,队员们系统了解了肉桂种植的悠久历史、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及肉桂产业在富民兴村进程中所发挥的支柱作用。随后,队员们深入产业链下游,走进源发桂皮加工厂。企业负责人崔彩婵热情细致的讲解,让队员们,尤其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 Abbas,对从传统桂皮加工到肉桂牙膏、肉桂米粉等创新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和工艺升级历程深感震撼。
中英双语直播,让肉桂走出乡村
在全面掌握当地肉桂产业链情况后,突击队迅速转变角色,化身 “肉桂推荐官”,开启中英双语直播。镜头前,队员们流畅介绍罗定肉桂的历史渊源、药用价值、日常应用及系列产品。Abbas 还结合巴基斯坦的生活习俗,分享了肉桂在其家乡独特的烹饪方法与保健秘方,为直播增添了浓郁的跨文化色彩。这场别开生面的双语直播吸引了近 1000 人同时在线观看,队员们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罗定肉桂,更切实助力肉桂产品走出乡村。
开展双语课堂,播下“南药种子”
此次行动中,队员们不仅专注于产品宣传,还关注到当地教育发展。他们在榃滨镇特色展厅为中小学生开设 “南药双语课堂”,用通俗易懂的中英双语,生动有趣地讲解肉桂、巴戟天、罗汉果等特色南药的特性、神奇功效及背后的文化故事。课堂融合了 AI “南药梦幻岛” 绘本故事、地方红色文化与非遗元素等多元内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学到了中医药知识,又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队员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悄然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据悉,自 2024 年暑假起,该团队已连续两年深耕罗定,通过沉浸式产业调研、双语直播带货、中英文文化课堂等多样化形式,惠及百名青年,为 “百千万工程” 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