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下乡暖人心,青春逐梦乡村行——惠州学院逐梦助学队国家助学和贷款政策宣传

发布时间:2025-08-05 19: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佳峰 王文慧 赵诗贝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赵诗贝 王文慧 潘宇珊 张文静)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学生资助政策落地见效,近日,惠州学院服装学院联合继续教育学院组建“逐梦助学”实践团队,赴河源市和平县开展为期六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党建引领、校地联动”为抓手,通过政策宣讲、文化浸润、趣味实践等多元形式,将教育惠民政策送到乡村一线,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Part 1精准对接夯基础,校地联动助青春

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少璃率领实践团队首站抵达和平县图书馆,与馆方开展调研座谈。图书馆副馆长魏红曼详细介绍场馆功能与服务体系,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李书记鼓励实践团队成员要扎根基层、用心服务,用专业知识和真诚态度做好政策解读,更要用心倾听基层群众需求,让资助工作更精准、更暖心。

图为逐梦助学队及指导老师与馆方座谈现场。陈瑞洋 供图

图为逐梦助学队随魏馆长参观图书馆。陈瑞洋 供图

村“两委”专题研讨,雅水村党支部书记叶百城介绍村庄发展情况,期待青年学子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双方达成校地协同推进资助政策落地的共识。

图为逐梦助学队及指导老师与雅水村书记座谈现场。陈瑞洋 供图

Part 2政策入户“惠”民生,沟通帮扶“零距离”

团队深耕雅水村开展精准帮扶。上午聚焦脱贫户及困难家庭,以“拉家常”方式“点对点”宣讲生源地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政策,结合案例解答贷款额度、还款期限等高频问题;下午在村内流动地毯式宣传,发放资料200余份,覆盖群众150余人次,建立“一户一档”需求台账,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图为逐梦助学队为村里准大学生讲解助贷政策。潘宇珊 供图

图为逐梦助学队为村里脱贫户讲解资助政策。潘宇珊 供图

Part 3定点宣传入人心,助学兴教显担当

图为逐梦助学队定点宣传摊位合照。陈瑞洋 供图

逐梦助学团队创新宣传形式,在雅水村委处设立资助政策咨询点,以“家常话”解读政策条款,并设计政策主题套圈游戏增强互动性,让村民在轻松氛围中明晰政策内容。

图为团队队长为村民讲解资助政策。陈瑞洋 供图

图为团队设计政策主题套圈游戏。陈瑞洋 供图

当日下午,团队赴当地博物馆参观“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成果展,通过观摩新石器时代至西汉早期文物,感悟岭南文化根脉,厚植青年学子文化自信,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思想根基。

图为逐梦助学队队员拍摄博物馆宣传片。陈瑞洋 供图

Part 5资助下乡暖人心,青春筑梦乡村行

此次活动以雅水村“资助筑梦·童心同行”创意走秀圆满收官。孩子们身着自制环保服装登台,扎染布艺裙、报纸拼接外套等作品尽显创意与环保理念。

图为孩子们创意走秀现场。陈瑞洋 供图

与此同时,团队以“资助+T台秀”的创新形式,在演出现场宣讲资助政策,秀场外围同步设置政策宣传点,向家长详解“两免一补”、助学贷款等政策,发放手册百余份,显著提高了和平县家庭对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度,让村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关怀与支持。

图为团队政策宣讲员为观众讲解学生资助政策。陈瑞洋 供图

图为逐梦助学队在和平县雅水村村委的合照。陈瑞洋 供图

图为逐梦助学队在和平图书馆的合照。陈瑞洋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校地联动、党建引领,既推动了资助政策向乡村延伸,又以文化浸润、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彰显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为和平县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撰文 | 逐梦助学队王文慧 赵诗贝

图片 | 逐梦助学队陈瑞洋 潘宇珊

一审 | 潘玉婷

二审 | 李境灵

三审 | 孙山山 郭立峰

审核 | 李少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佳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