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赋能千亩绿,黄河岸畔万象新

发布时间:2025-08-05 21: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石琳   阅读 13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石琳)近日,为深入掌握山东省黄河流域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九曲安澜”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此次调研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团队深入高青县乡村,通过走访、问卷等方式,调查当地土地流转情况及问题。相关数据将为优化农村土地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和建议。

图为九曲安澜实践队出征仪式现场。

淄博市地处黄河流域,农业资源丰富,土地流转工作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淄博市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在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高青县作为淄博市的农业大县,在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成为实践队伍的重点关注区域。

实践第一站,实践队员来到常兴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土地利用及流转情况,包括规划、合同、村民看法等。常兴村作为镇中心区,其土地利用情况较为复杂。实践队员通过与当地村委会沟通,获取了村庄土地规划相关资料。在与村民交流过程中发现,常兴村部分土地因靠近城镇,被用于商业开发和工业建设。一位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表示,自家土地流转后,每年能获得稳定租金收入,收入比单纯种地增加了不少。实践队员详细记录下土地流转合同的条款、租金支付方式以及村民对土地流转的看法等信息。他们了解到,常兴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由村委会牵线搭桥,促成土地流转双方达成合作,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图为实践队员与农户交流。

实践第二站,实践队员来到了蓑衣樊村,调查其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融合及对乡村发展的作用。该村位于黄河湿地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蓑衣樊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土地流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村委会主任介绍,2011年蓑衣樊村实现土地全部流转,将零散土地集中起来,以公司化模式统一管理。实践队员看到,流转后的土地一部分被开发为湿地旅游景点,一部分用于特色农业种植。实践队员了解到,土地流转后蓑衣樊村环境显著改善,游客渐增,村民收入大幅提升。队员们深入分析该村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探究其对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思考如何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其他地区。

图为农业机械在田间耕作。

第三站,实践队员来到大庄李村,调查该村土地流转及带来的农业发展变革等情况。在流转过程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组织村民对分散的土地实施集中流转,成功吸引外部投资参与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目前,大庄李村的农田已形成“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规整格局,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为机械化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队员在现场看到,大型农业机械在田间高效作业,与传统分散种植模式下的低效状况形成显著反差。据村支书介绍,土地流转整合完成后,村里引入农业科技企业,启动智慧农业试点项目。该项目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信息等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导,促使农作物产量实现大幅提升。

图为九曲安澜社会实践队全体合照。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山东省淄博市农村土地利用流转的实际情况,并收集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为进一步研究土地流转问题提供了坚实基础。后续,实践队将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山东省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路径,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为推动山东省黄河流域农村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文 | 石琳

图片 | 石琳

审核 | 李丹 李怡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