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尚未被朝阳蒸腾殆尽,我们的大巴已载着满车的雀跃与憧憬驶向古丈县坪坝镇。车窗如同流动的画框,将层叠起伏的青山、蜿蜒曲折的溪流和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逐一收入眼底,那些原本停留在地图上的坐标,此刻化作触手可及的真实图景。这是我跟随芙蓉学子实践团奔赴坪坝镇的第一天,所有的想象都在引擎的轰鸣声中翻涌不息,又在车轮碾过柏油路面的节奏里渐次清晰。
大巴车厢内弥漫着青春特有的气息。有人倚窗远眺,镜头对准掠过眼前的飞鸟;有人低头整理行囊,指尖摩挲着精心准备的教学用具;更多的是三三两两的交谈,话语间交织着对未知生活的好奇与隐隐的忐忑。我望着前排学长后背渗出的汗渍,忽然意识到我们即将踏入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偏远之地,更是一段需要用心丈量的人生旅程。当“坪坝镇”三个白底红字的路牌闯入视线时,全车不约而同地爆发出轻呼,像是某种隐秘的仪式感被悄然唤醒。
餐馆飘来阵阵炊烟,木质桌椅泛着经年累月的包浆。这是我们抵达后的第一顿正餐,也是团队组建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集体进餐。老板娘端着热气腾腾的土家腊肉穿梭于桌间,粗瓷碗里的玉米羹泛着金黄的光晕。队员们围坐成一圈,起初还带着些许拘谨,随着筷子碰撞声渐起,话题便如山涧清泉般流淌开来。有人分享着家乡的特色菜肴,有人讨论着后续的工作分工,连平日里寡言的同学也主动添上了一碗酸辣椒炒肉末。这顿朴素却温暖的饭菜,像一把无形的钥匙,悄然打开了彼此心门的缝隙。
暮色四合时分,我们扛着三脚架往镇外的山坡走去。山路崎岖不平,草丛间的萤火虫提前点亮了夜行的路灯。待到海拔稍高的观景台驻足时,银河已如一匹柔滑的绸缎铺展在穹顶之上。有人架起专业相机调试参数,有人干脆席地而坐仰望星空。晚风裹挟着稻花的香气拂过发梢,远处村落零星亮起灯火,与天上繁星遥相辉映。快门按下的瞬间,星光被定格成永恒的印记,而我们眼底闪烁的微光,比任何星辰都要明亮几分。
夜色渐浓,闭上眼睛,脑海中依然浮现着方才捕捉到的星轨画面:那些跨越时空而来的星光,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三下乡”?它们穿越亿万年的光阴来到这里,只为照亮某个仰望者的眼眸;而我们带着知识和热忱奔赴此地,又何尝不是为了点燃那些渴望的眼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柯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