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文化和旅游部推动“非遗+旅游”深度融合的精神,落实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计划,2025年7月22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文脉薪火·共耀綦江”中华文脉传承团成员奔赴綦江区赶水镇香山村米粉加工厂,开展“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主题调研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米粉生产车间了解制作工艺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负责人介绍产业发展现状
在负责人张基冲的带领下,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完整观摩了传统米粉从优质大米淘洗、老坛发酵磨浆到蒸粉、晾晒、切割的全流程。蒸汽氤氲的车间内,浓郁米香萦绕,唤醒久远记忆。访谈中,张基冲向团队深刻阐释了赶水米粉的独特品质密码——独特风味源于秘不外宣的老坛发酵工艺及对水源、原料的严苛把控;食品安全则依托现代化标准车间与透明可溯源的品控体系,为传统美味筑牢基石。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米粉装袋
▲图为团队成员与赶水米粉传承人的合影
面对非遗技艺的传承挑战,张基冲坦言,在坚守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正积极探索年轻化表达与技艺传习模式。团队此行通过实地探访与技艺学习,旨在以青年视角、科技赋能与创意加持,助力这碗承载乡愁的米粉焕发时代生机,香飘更远。一碗地道的赶水米粉,背后凝聚的是对古法的敬畏、对安全的守护,更是让非遗技艺生生不息、扎根乡土、反哺乡村的质朴匠心与深沉责任。(撰稿:李安浪 肖婷 图片:骆科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思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