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浸润童心,美育扎根课堂——湖北幼专撷星志愿服务队携扎染技艺走进郧阳区青龙泉学校

发布时间:2025-08-05 13: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钰佳   阅读 4.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王钰佳) 当蓝白染料在指尖流转,当传统纹样于布帛绽放,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学校的课堂上,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对话正悄然发生。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撷星志愿服务队携非遗扎染课程走入校园,以“非遗进校园”为桥梁,将美育养分深植课堂肌理,让孩子们在指尖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扎染的相关知识

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故事为引,为孩子们铺展开扎染技艺的千年画卷。从秦汉时期的“缬”艺雏形,到现代非遗名录中的活态传承,队员们用童趣化的表达解构专业知识,既阐释了扎染“以针代笔、以染为墨”的独特技法,更传递着其中“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那些藏在蓝白纹样里的生活智慧与审美追求,在生动讲解中变得可感可触,悄然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文化认同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捆绑棉布

理论的浸润之后,是动手实践的沉浸式体验。白布、染料、橡皮筋在课桌上铺展成创意的画布,队员们俯身示范“折、扎、浸、染”的每一个细节:如何通过不同的折叠角度创造对称纹样,怎样控制捆绑力度预留留白空间,染料浸润时又该如何把握时间与层次。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探索的光芒,有的循着示范复刻经典图案,有的则天马行空,用小手将白布拧成奇趣造型——或是模仿自然界的花草形态,或是勾勒想象中的奇幻世界。

▲图为孩子们拿着捆绑好的扎染棉布展示

当染好的布料被小心展开,蓝白交织的纹样如魔术般浮现:有的似星空漫洒,有的如流水潺潺,有的像花朵绽放,每一件作品都带着独一无二的生命力。孩子们高举作品的雀跃身影,与教室里飘荡的染料清香相映,构成一幅鲜活的美育图景。这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学习,更是一场关于创造与美的启蒙——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理解“偶然天成”的东方哲学,在色彩碰撞中感知形式美的韵律。

▲图为孩子们在清洗染过的棉布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既是撷星志愿服务队以专业所长赋能基础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将美育融入课堂的创新探索。服务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非遗资源与美育课程的融合点,让更多传统技艺走出典籍、走入校园,让孩子们在与非遗的对话中涵养审美素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孩子们做好的扎染展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钰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