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外学生联合开展“人工智能 赋能乡村”支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4 23: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昊坤   阅读 45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8日,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 赋能乡村”——留星筑梦AI奉献支教队,前往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展支教工作,用知识与热忱为羌山少年搭建一座横跨山海的成长之桥。

本次支教以人工智能AI为主题,组建一支“本硕博留”贯通的暑期支教队,发挥学校和学院专业优势,深入北川怡海幼儿园和尔玛社区,将人工智能AI与多彩国际文化相融合赋能新时代支教,凝心聚力,服务社会,展现风采!

(一)AI科技赋能,“把天空拉近一点”

1、机器狗——你好!

当机器狗迈步走进教室,小朋友们瞬间沸腾,“前进、后退、转圈、倒立、说话…..”小朋友们玩的不亦乐乎。当这只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机器狗在教室里、在操场上穿梭自如,在地上打滚、转身,这一刻,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科技现实。孩子们兴奋地跟它打着招呼,围在它的身边模仿、交流和追逐,“与科技对话”便具象化起来。

当孩子们第一次触摸机器狗的传感器,当他们的指令第一次被识别和执行,探索未来的种子就已经在心田生根发芽,窗外群山静默,窗内未来已来。

▲图为机器狗交互展示

2、VR/AR——我摸到了星空!

当戴上眼镜的瞬间,发黄的墙壁和斑驳的水泥消失不见,教室化作通往宇宙的任意门。折叠空间,孩子们飞往宇宙触摸星空;穿越时间,孩子们身临其境看火山喷发。AR/VR技术让黑板呈现星系宇宙,让座椅“变成”过山车,让孩子们化身忍者,感受不一样的“切水果”体验。

我们相信,当眼镜摘下,魔法仍在延续。

 

图为VR/AR眼镜体验

3、创意工坊——人生的一万种可能!

借助AI图像生成技术,每个孩子的梦想都被赋予了生动的色彩和形态。穿着宇航服的小小身影、娃娃脸的舞蹈家、实验室里的科学家、稚嫩的消防员和像老师一样的人……羌山小小教室里的小小身影,没有摄像头的AI摄影棚,正在绘出人生的一万种可能。

图为AI生成职业照展示

4、AI老师——人工智能钻进草稿纸!

支教队员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专业优势,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教育助力,自主研发的AI助学助手小程序,运用智能算法为孩子们提供精准的作业辅导——逐步解析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当看到孩子们围在屏幕前,恍然大悟地喊着原来是这样时,这束励志照进山坳的AI之光钻进草纸质,带出那些曾被困在应用题里的童年。

图为助学小程序展示

(二)国际文化探索,“把少年扶高一点”

1、初识人工智能——熊猫机长“小电”来羌山

团队精心打造的数字人形象——熊猫机长“小电”,与主讲人一起,带领小朋友走进AI的世界,为小朋友们讲述什么是人工智能AI,它是怎么学习和工作的,我们的身边有哪些“隐形伙伴”,它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引导小朋友们对AI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图为AI知识小讲堂

2、环球文化之旅——世界各国打卡集章

来自不同国家的支教队员们化身文化使者,与“小电”一起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幻的环球云端旅行:从热情奔放的美洲,到神秘多彩的非洲,再到古老灿烂的亚洲,最终抵达浪漫优雅的欧洲。向小朋友们讲解和展示了来自各国的多彩民族服饰、独特风俗习惯、古老神秘传说、异域古迹建筑……小朋友们通过图片、游戏和互动,触摸异国实物,在欢声笑语中解锁文化新体验。

图为各国文化讲解体验

3、感悟美美与共——拉进羌山孩童与世界的距离

支教队的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学习英文歌曲,体验加纳的舞蹈,模仿各国问候语:西班牙语的你好‌Hola、俄语的期待再会‌До встречи‌、缅甸语的朋友lǎi mà、阿拉伯语的我喜欢你Ana moajaba bik。带着孩子们感受不同国家的语言和艺术。

图为外语歌曲学习

(三)后记:留星筑梦AI奉献

这趟以“AI向善,教育赋能”为初心的科技启蒙+文化交融的探索之旅,不仅为羌山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更为羌山少年架起一座通往世界与未来的桥梁。未来,留星筑梦AI奉献支教队将秉持初心,继续发挥学校学院的专业优势、发挥国际学生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科技+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励志把这束光照亮到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上。

留星筑梦AI奉献支教队:“少年躺在麦堆上,眼睛还是看着天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天拉近一点,把少年扶高一点。”(通讯员 罗恩玲  李昊坤)


图为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昊坤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