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经管兴农实践队”:电商助农“埔前”擎,智汇乡村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3 15: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金伶 黄裕绿 黄尹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谢金伶、黄裕绿、黄尹) 2025年7月7日至13日,广东理工学院“经管兴农实践队”一行21人奔赴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以“电商助农”为抓手、以“智汇乡村”为理念的青年队伍,将经管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深度对接,在电商直播间、田间地头、红色展馆、绿色电厂中书写了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图为“经管兴农实践队”奔赴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大合照

电商助农:让乡土好物“乘云出圈”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埔前镇的泥鳅干,不土不野不要钱!”7月8日,埔前镇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意园的直播间里,实践队队员李同学用热情话术,开启了首场助农直播。镜头前,埔前特色泥鳅干、魔芋酱等农产品依次亮相,队员们提前打磨的互动环节和专业讲解,迅速吸引网友围观,首场直播便实现可观销量。

图为队员们开展直播助农

这并非偶然。抵达首日,实践队便深入调研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意园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从农产品筛选、包装设计到平台运营、物流配送,队员们结合经管专业知识与农户、电商从业者座谈,为后续直播助农奠定扎实基础。7月10日,针对当地农产品外销难题,实践队再次组建直播小队,通过“云端带货”进一步拓宽销售半径,不仅提升了埔前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更为当地培育直播助农新业态提供了青春智慧。

期间,实践队的电商助农行动获《人民日报》关注采访,成为青年学子以专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缩影。

图为队员接受人民日报工作人员的采访

产研结合:触摸乡村发展的“多元脉搏”

实践队的脚步不止于直播间。在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队员们跟着农户钻进葡萄棚,在肖总的讲解下,深刻体会“阳光玫瑰”从育苗到挂果的技术精要与辛勤付出;在深能(河源)电力有限公司,队员们走进发电机组车间,实地了解“水力+光伏”互补发电模式——这套年减碳约5000吨的清洁能源系统,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乡村绿色发展的“硬核底气”。

图为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发电机组车间内部结构

此外,实践队还为葡萄种植基地、耕育田园研学基地拍摄宣传视频,用镜头记录乡村产业活力,助力农旅融合发展。“从电商产业链到绿色能源线,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也明白了专业知识该如何落地生根。”队员石雨田的感悟,道出了实践队“产研结合”的实践特色。

图为队员们为葡萄种植基地拍摄宣传视频

文化铸魂:在传承与互动中厚植乡土情怀

“红色文化不是书本上的文字,是能让我们挺直腰杆的精神脊梁。”在三角岭大会战革命烈士陵园,队员们凝视纪念碑上的英雄故事,将“不忘初心”的信念深植于心。这是实践队“文化铸魂”行动的缩影——7月9日,队员们在上村村红色文化馆聆听先辈事迹;10日,在河源市博物馆“客家古邑”“红色东江”展厅溯源历史,从围龙屋建筑智慧到客家山歌韵味,触摸乡土文化的厚重底蕴。

图为队员们在上村村红色文化馆听工作人员讲解

除了文化学习,实践队更注重与乡村“零距离”互动:7月9日,队员们走村入户开展“反诈防溺”宣传,用通俗案例守护村民安全;11日雨后,在积水未干的篮球场上,一场与当地孩子的“友谊赛”充满欢声笑语,队员们用故事描绘外面的世界,鼓励孩子们逐梦远方。这些行动,让青春力量真正融入乡村肌理。

图为队员们入户宣讲反诈防溺安全知识

薪火相传:青春接力续写振兴篇章

7月13日,埔前镇党群服务中心的结业大会上,队员们分享着七天的收获:“打包快递时才懂‘乡村振兴’四个字的重量”“农耕研学让我们读懂了‘粒粒皆辛苦’的深意”。会上,实践队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将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定期返乡调研优化电商运营,联合教师团队提供产业智力支持。

图为“经管兴农实践队”与埔前镇政府开展结业大会

行囊渐满,初心愈坚。电商助农“埔前”擎,智汇乡村助振兴!广东理工学院“经管兴农实践队”的埔前之行虽已落幕,但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从未停歇。正如队员们所言:“这个夏天,我们把种子埋进乡土,待来日,定能收获更多振兴的果实。”这支以“电商为笔、智慧为墨、青春为色”的实践队伍,正以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金伶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