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我 党旗闪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翼展云天”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上海研习

发布时间:2025-07-31 14: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思宇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化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强国使命担当,2025年自动化学院“翼展云天”本科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南京等地进行了深入研习。

实践日志

9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展开一场主题鲜明、意蕴深远的学习实践之旅。这座历经风雨的石库门建筑,自1952年9月修复开放以来,在喧嚣的现代都市中屹立,尽显庄严。104年前,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此地召开,其核心议题是成立中国共产党。师生们在此追溯建党历程、探寻初心之源,重宣入党誓词、汲取前行动力。

实践团一行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陈列着大量实物和图片,有的还有雕塑和沙盘,师生们一边听取介绍,一边询问细节。

纪念馆宣誓厅内,一面巨幅中国共产党党旗赫然悬挂。在党旗的庄严注视下,指导教师丁山引领同学们齐声重温入党誓词,那铿锵誓言回荡在大厅的每个角落,激荡人心。“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更懂初心的分量。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既要铭记历史,更要在新时代以行动践行誓言,让红色基因焕发新彩。”中共预备党员刘思宇如是说。

宣誓仪式结束后,丁山为同学们讲授专题党课,他勉励同学们学深悟透伟大建党精神,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为航空强国、航天强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篇章。纪念馆留言区,师生们自发围拢过去,以笔为媒介,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深情致敬党的光辉历程,镌刻下传承使命的铿锵誓言。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这不仅是航天器制造、总装、测试与试验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航天器总装总测及试验基地。10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前往研究所研习。交流座谈环节,研究所团委书记王治对实践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所发展历程、业务领域、人才招聘等基本情况。丁山对研究所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实践团往期活动开展情况和本次实践预期目标,并表示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在航天研发制造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在研究所党建活动室,电子屏循环映照着研究所辉煌历程的影像,国家级奖项如繁星点缀展览板,默默铺陈出六十余载奋斗史诗。实践团成员们驻足于“航天精神谱系”数字展板前,见证了从手写记录至数字存档的技术变迁,而那份代代相传的航天奋斗决心,却如磐石般坚定不移。

在研究所的卫星结构装配中心与银河卫星生产基地,实践团队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穿越洁净如新的风淋通道。厂房深处,身着专业工服的工程师们正聚精会神地组装卫星模块。同学们悉心聆听航空电子集成测试的流程介绍,深入探究总线协议解析算法的核心指标,亲眼见证从零散部件至完整卫星装配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其中蕴含的精湛工艺与卓越智慧。“最震撼的是看到技术人员在无尘车间里小心翼翼地调试设备,每一个螺丝、每一根线路都关乎卫星的成败。航天事业不仅需要创新思维,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共预备党员陶泽宇感概道。

10日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位于浦东新区的临沂二村小学,为该校暑期托管班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的航空航天知识科普教育活动。课堂内,实践团成员分别围绕航空、航天主题为小朋友们介绍飞机飞行和火箭发射基本原理,并带领他们手折纸飞机、组装水火箭。操场上,伴随着欢声笑语,纸飞机和水火箭与他们的空天梦一起飞向蓝天。对此,实践团教员程云姝直言:“折纸飞机时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水火箭成功发射时的欢呼雀跃,让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航天的热爱。我在解答他们问题过程中体会到科普的价值,这份传递知识与梦想的温暖,将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卫星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及服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公司科技展厅。展厅内,从早期的模拟通信设备到最新的5G基站核心组件、卫星通信模块,一条清晰的通信技术发展时间轴徐徐展开。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围绕专业学习、行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等主题与公司负责人深度交流。王艺霏在座谈会末尾感叹“高科技企业所看重的解决问题能力及多学科融合需求,让我深刻感受到自动化专业学生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

坐落于南京溧水区的融通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微小型发动机领域中的翘楚,型谱完备、应用广泛、实力卓绝。走进郁启宁工作室,总经理王海朋引领实践团逐一领略公司主打产品的风采。步入生产车间,实践团成员亲眼目睹了小型航空发动机组装的精妙工艺;移步至实验室,同学们又观摩了发动机的检测试验,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对话。座谈会上,王海朋详尽解答了实践团成员的疑问,并寄语同学们:涵养严谨求真之心,砥砺解题破难之能,提升团队协作之力;同时,他希望同学们保持学习热忱,激发创新思维,勇于挑战常规,以期在未来勇担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创新的使命。

本次研习深度融合南航学子的红色基因与蓝色梦想,实现了从向外学习到向内反馈的有效闭环。实践团沪苏分团长周绮雯表示此次活动坚定了成员们实现“筑梦寰宇,翼展云天”的理想,大家将接续研习,砥砺前行,持续深化学生党员身份意识与宗旨教育,着力锤炼奋斗精神和使命担当,在实践一线切身感受祖国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的伟大成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思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