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赴定西市“陇中红帆·青春助农”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31 14: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宇驰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张宇驰)为深入学习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经验,探索合作经济带动农户增收与乡村发展的路径,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陇中红帆·青春助农”实践调研团队于7月9日至13日赴定西市开展社会实践。团队由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通过走访多家合作社、企业及红色文化基地,聚焦“合作社如何带领农户增收、助力乡村发展”等课题,将社会实践与学研结合落到实处。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岷县企业中药材仓库和种植基地

企业走访:洞察产业发展实践

抵达定西后,实践团队首先聚焦产业发展现状,于7月9日下午走进岷县甘肃岷峰药业有限公司。在企业负责人周亚丽、王永鹏陪同下,团队实地了解了公司核心产业及岷县中药材全产业链追溯体系,重点关注了通过监测基站与二维码实现药材全程溯源的模式;双方还就中药材产业数字化、品牌建设等议题深入交流,为团队深化专业学习积累了实践素材。

实践团队成员在甘肃岷峰药业有限公司深入交流中药材运营模式

离开岷县后,团队在临洮县走访甘肃洮河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了解到当前小型农机成本偏高,部分农户购买力有限,影响技术普及,同时观察到企业针对小农地块的定制化服务模式,对农业企业助力乡村发展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甘肃洮河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新型农业机械

合作社调研:探寻助农增收路径

团队聚焦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的核心课题,相继走访了多家合作社。在岷县宋韩珍中药材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了解“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

实践团队成员在宋韩珍中药材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

在岷县隆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观察到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社员分工协作的降本做法;

实践团队成员在岷县隆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深入交流

在临洮县鑫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临洮县世茂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究了标准化生产服务与市场对接体系,发现其与收购企业的“订单合作”模式成效显著。这些实地见闻让团队真切感受到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实际助力,也加深了对合作经济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价值的理解。

实践团队成员在临洮县合作社与农民在田地里深入交流

红色文化基地探访:汲取奋进精神力量

在岷县调研间隙,为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团队于7月11日走进岷州会议纪念馆,通过参观展厅、聆听讲解,重温1936年岷州会议的历史意义,在红军战斗场景复原、革命先烈雕塑前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在红色文化长廊,“半条被子”“一袋青稞面”等故事让成员体会到党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实践动力。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岷州革命会议纪念馆

团队在临洮县深化调研期间,同步探访陇右革命纪念馆,通过参观红色遗址、感悟历史实物,重温陇右革命岁月,更深刻认识到协同共进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动力,进一步厚植了家国情怀。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临洮县陇右革命纪念馆

步履丈量大地 青春书写担当

五天行程,团队带着问题出发,满载思考而归。从岷县的中药材仓库到临洮的农机车间,从庄严肃穆的革命纪念馆到充满活力的合作社田间,财经学子们用脚步丈量陇中大地,用专业视角观察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们不仅收集了百余份一线问卷,形成了关于产业模式、红色文旅、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初步见解,更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化了对国情农情的认知,淬炼了奋斗精神,厚植了服务乡村的赤子情怀。

将青春融入时代征程,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的学子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撰文 | 张宇驰

图片 | 杨雅丽

审核 | 白勇章 崔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宇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