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汤汤,奔涌不息;文化绵绵,赋能振兴。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加快建设之际,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挖千年运河文化富矿,以特色文化建设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近日,肩负“百卅荣光 强国担当”的使命传承,天津大学“奔赴山海”实践队深入漷县镇基层实践一线,以脚步丈量运河村落的发展脉动。
运河龙灯“舞”新姿,乡村发展“兴”起来
漷县镇张庄村依运河而兴、以龙灯而闻名,凭借市级非遗“大运河龙灯”,走出了一条文化兴村的特色之路,成功将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村书记的带领下,该村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成全市首个运河城市龙灯文化主题博物馆。该馆不仅系统收藏、展示龙灯技艺的百年传承,更通过活态展演、互动研学赋予非遗新活力,还积极践行“一馆多用”,兼具党建活动、乡情村史展览及学生教育实践等功能。张庄龙灯队频频亮相大型活动,非遗品牌日益打响,成为凝聚乡情、撬动产业的金钥匙。正如传承人谢兆亮所言,“舞动的龙灯已然化作当地文旅发展的鲜活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汩汩活力。
实践队成员与非遗“大运河龙灯”传承人谢兆亮(右)交流,探讨龙灯技艺的传承发展与文化兴村之路
辽运河韵“焕”新颜,乡村发展“旺”起来
漷县镇马头村系统布局,探索出文化引领、多业并举的发展路径,有力拉动乡村旅游,畅通农产品销路,助力村民稳定增收。村党支部书记刘静表示,马头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植辽代运河文化沃土,精心构建大运河瓷画博物馆、红色展厅、村史馆联动的文化矩阵。同时,创新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条,设立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实践基地,赋能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千余亩沿河牡丹花海已成为观光农业的靓丽地标。“文诱人,树为村,花迎客,商富民”是其振兴发展的生动写照。未来,马头村将着力打造运河主题体育健步区、特色民宿以及网红民俗文化大集等,以业态融合新模式进一步驱动乡村全面振兴。“马头村的发展实践令人赞叹。从文旅赋能到党建引领,从牡丹花海到特色业态,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蹚出了致富新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鲜活样本”,实践队员法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杨一说。
实践队成员参观马头村“运河思政”实践基地展出的学生瓷画作品
当古老运河的桨声帆影,化作新时代发展的澎湃动力,一幅以“文化兴、产业旺、乡村美”为绚丽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运河之畔徐徐展开。张庄与马头两村作为典型缩影,锚定美丽乡村目标,笃定前行,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幸福旋律。它们的成功经验,为运河沿线乃至更广袤乡村地区的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漷县样本”。“作为青年学子,当以青春脚步丈量运河文脉,用创新思维激活乡土基因,争当文化传承者、创新实践者与资源链接者,在运河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作用,勇做千年运河与乡村发展的‘摆渡人’”,实践队队长现代教育技术专业2024级硕士生时文雅说。(通讯员:时文雅 李昭君 王新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迟学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