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桥跨黄河,承载古今——聆听兰州自己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30 09: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萌萌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李萌萌)黄河奔腾不息,兰州这座城市宛如镶嵌在河畔的明珠。古老的桥梁横跨黄河两岸,不仅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更承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2025年7月,天津大学“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赴甘肃省博物馆、敦煌艺术馆和读者博物馆,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走进这些场馆,就如同翻开一部厚重的兰州历史书卷,让我们跟着“E5”成员们,一同聆听这座城市的独特故事。

一、甘肃省博物馆——黄河之滨的历史长卷

黄河水滋养着兰州大地,也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甘肃省博物馆便是这片土地历史的见证者。经过岁月的沉淀与发展,如今它已成为集办公、库房、展览、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化建筑,静静伫立在黄河之滨,等待着人们探寻历史的足迹。

在“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青铜器等文物,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让人仿佛看到驼铃声中,不同文明在兰州交汇融合。这些珍贵的文物,如同黄河水一般,承载着兰州的过去,也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镇馆之宝“铜奔马”,矫健的身姿、三足腾空的动态,给每一位成员展现着汉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它作为中国旅游标志,更是成为了甘肃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图为甘肃省博物馆“东汉铜奔马”

二、敦煌艺术馆——黄河岸边的艺术瑰宝

黄河的波涛声中,敦煌艺术馆如同一座艺术殿堂,将遥远的敦煌文化带到了兰州人民身边。它以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为使命,成为展示敦煌艺术魅力的重要窗口。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敦煌艺术馆”合照

跟着成员们走进敦煌艺术馆,就像走进了莫高窟的奇妙世界。精美的敦煌壁画与雕塑在这里重现,色彩绚丽、线条流畅的壁画,生动描绘着经变图与飞天形象,展现出古代艺术家超凡的绘画技巧与丰富想象力;栩栩如生的雕塑,或庄严肃穆,或慈眉善目,每一尊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惊叹于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敦煌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它汇聚了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类文明精华。在敦煌艺术馆,成员们不仅能领略到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与高度的文化自信。通过多媒体影像播放、游客互动等新颖方式,敦煌文化走出石窟,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得以领略这份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这何尝不是黄河文化包容并蓄精神的延续?

三、读者博物馆——黄河畔的心灵灯塔

在黄河之畔,读者博物馆如同一座心灵灯塔,照亮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它坐落于读者出版集团内,不仅是甘肃出版史的缩影,更是“读者”品牌深厚文化底蕴的展现。

博物馆以时间为轴,通过序厅及三个主题单元,串联起读者出版集团72载的辉煌历程。2000余件历史原件与展品,泛黄的创刊号、满是批注的发签稿、承载读者心声的来信,都在诉说着《读者》从创刊到辉煌的悠悠往事。作家墙前,每一位熟悉的作家名字,都是《读者》发展史的见证,更是“读者人”对出版事业执着追求的体现。

读者博物馆曾在无数个夜晚,为人们带来温暖与力量,就如同黄河水,滋润着兰州人的心田,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记忆。

▲图为实践队员在读者博物馆内参观学习

此次参观学习之旅,让“E宕情深”支教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灵动中,深刻感悟到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从甘肃省博物馆的千年文明印记,到敦煌艺术馆的飞天神韵,再到读者博物馆的书香文脉,每一处文化地标都成为滋养心灵的沃土。

未来,实践队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将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支教课堂的生动素材。通过开发特色文化课程、设计沉浸式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浸润中触摸文化根脉,在实践探索中传承精神火炬,以青春之力点亮乡村教育的文化之光,让文明薪火在陇原大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撰文 | 李萌萌

图片 | “E宕情深”社会实践队

审核 | 魏燕 汤东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东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